第7回 远赴金山读初中 英语比赛获嘉奖
��过的事儿。不过他俩特别不想读书,读书对他们来说是遭罪,是磨难。方红兵说了:“花钱去受罪,还不如早点回家娶媳妇生儿子,过快乐逍遥的日子来的实在。”

  向杰不一样,他要读书,他要跳出农门,他要当官。

  两人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向杰送到了山坳口,沉默无语。方红兵却笑呵呵的说:“向杰,你高兴点嘛。我们这是自由了,奔幸福去了。”向杰只好说:“好吧。”

  在这里,聚集了金山乡更多的优秀学子。金山乡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很清贫艰苦的,除了国家干部。因为生存条件的艰苦,这里的孩子们很努力读书,力争跳出大山,当一名国家干部,衣食无忧,名利双收。而河东乡就不太一样,有田有地有水有林,生存条件相对来说好很多。所以河东乡的学生都比较调皮爱打架,比较懒散不上进,方红兵,杨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但像向杰,杨立万,刘小伟这种资质特别好的学生属于例外,是千里出一的人才。

  而金山中学的老师都是金山乡的人居多,偶尔会有一两个外地人,但河东乡却是没有的,从来都没有。老师们对河东乡的学生都有一种固定的印象,那就是:调皮爱打架,懒散不上进。特别是向杰的班主任王老师,对整个河东乡来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就是有成见,不喜欢。

  因为拥有过人的语言学习天赋,向杰在众多的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英语代课花老师就特别欣赏向杰,推荐他当英语科代表。

  花老师教英语的方法与众不同,寓教于乐,特别有吸引力,同学们都喜欢上他的课。每一节课英语课下来,上的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每一篇课文,向杰都能记得清清楚楚,一字不漏。第一个学期,向杰的英语成绩在年级遥遥领先。

  但是很不幸。第二学期,学校又调来了一位英语代课教师,姓王,接替花老师来教向杰这个班级的英语课。王老师上课方法很一般,索然无味,同学们总是昏昏欲睡。王老师虽然教书不行,但巨能装,喜欢在女生面前装13,一双色迷迷的小眼总是盯着女生看。有一天,他新买了一件裤子,就穿到教室来显摆。他走到第一排身子靠着前排桌子,很踹的样子。这时,只见女生们都把头埋在桌子上不敢看,而男同学们则哈哈大笑。王老师见到同学们这样的反应,一下子摸不着头脑。王老师越是懵圈,同学们就笑得越起劲,更有同学笑得是前仰后翻。王老师倒也不笨,想想这阵势,应该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转念一想,低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裤子拉链没拉,里面红色的底裤都漏出来了,刚好摆在前排女生的面前。怪不得女生都脸红得不敢抬头。王老师赶紧转身逃出教室去了。

  从花老师到王老师,向杰感觉就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落差巨大。从而慢慢地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就经常逃英语课。

  花老师虽然不教向杰的英语了,但一直都很关心他。有一天,他来找向杰说:“向杰,我们学校下个月要派一个人去参加地区的英语知识竞赛,我打算让你去。”向杰听了说:“老师,我不想去。”花老师奇怪是:“为什么不去,你是我们学校英语最好的,你不去谁去?”其实向杰是非常想去的,只是他有他的难处,他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更没有半毛钱钱,怎么去地区参加竞赛呢?但他又不敢告诉花老师实情。花老师看到向杰犹豫不决,就说:“不去不行啊,这关系到学校的荣誉问题,别人去肯定拿不到奖的,还是你去吧。”向杰想了想,说:“好吧。”

  要去地区比赛了,衣服不是问题,可以跟刘小伟借,问题是口袋里没有一分钱,能行吗?虽然吃住都由学校包了,但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自己多多少少也要花点,吃点零食,买点书什么的吧。

  向杰想来想去,还是到街上找到赶集的乡亲,转告家里,看能不能让人捎几块钱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