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回 休学一年烧火炭 表叔仗义解危难
  第二学期,因为没有学费,没有粮食,姐姐要出嫁等等原因,向杰向学校申请减免部分学费失败后,只好申请休学一年,回家找够学费再说。虽然说是休学找学费,但是在这个农村里找钱,那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高山屯能挣钱的活路还真不多,比较靠谱的就是烧火炭。高山屯山高林茂,盛产适合烧火炭的金刚木。河东乡附近的村民大都以此为作为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烧炭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有一套很复杂的制作工艺流程。首先得挖窑,其次是砍木,再次是入窑,接着是烧火,最后是出窑,挑到河西镇上去卖。前前后后得花个十几二十天,费时费力,挣的钱也不多。

  别人家都有自己的炭窑,向杰家没有。因为挖一个炭窑实在不容易,向杰父母是都残疾人,干不了烧炭这种重活。家里也没有人力可以和向杰一起烧炭。正当向杰发愁的时候,路三妹找上门来了,来到向杰家,问向杰:“杰哥,听说你要烧炭,我们一起吧。”向杰正愁眉苦脸呢,三妹来得太及时了,赶紧说:“好啊,好啊。”

  路三妹比向杰小两岁,但是力气却比向杰大得多。毕竟是农村的孩子,天天挑这个挑那个,不断地干活,不断地磨练。而向杰他农活干的不多,只有假期的时候做一下,加上身体本来就比较弱小,所以其实在这次合作当中,向杰是占了三妹的便宜了。但是,三妹不计较这些,高山屯的人都不会计较这些,山里的农民是非常纯朴善良的。

  两人说干就干。第二天,向杰和三妹带着锄头和铁铲等工具到山上,选了一个金刚木比较多的地方,开始挖窑。

  挖窑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村里的男人基本上都会。虽然向杰没有挖过,但是他知道原理,知道怎么挖。三妹是个女孩子,她就不懂这些技术了。挖窑的第一步就是挖主窑,就是窑的主体。先挖一个又小又矮的窑口,够一个人爬进爬出即可,大约一米深。然后再在里面挖出一个直径2米,高度1米8左右,平底圆明里面的金刚木已经在自燃了。这时候就把火撤掉,用泥土封住入火口,留一点点口通气,保证窑里的金刚木继续燃烧。大约2到3天,出来的烟慢慢由白变青色了,说明木头已经燃烧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封住入火口和出气孔了。又过三五天,就可以开窑取炭了。

  开窑取炭是一个很热燙的活。因此向杰自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开窑前一天,往出气孔里灌入水,然后又封存起来。这样取炭的时候没那么热,也没那么多灰,火炭还漂亮又沉重,能多卖不少钱。开窑了,两人把窑口挖开,人蹲着进去把木炭一根一根的取出来,放箩筐里。取完火炭,人就变成了黑人。全身上下,嘴眼鼻喉耳,没有不黑的。咳都能咳出黑痰来。取出来的炭装满了两箩筐,就可以挑回家,第二天,就可以挑到镇上去卖钱了。

  第二天,向杰很路三妹各挑一担木炭,和屯里的其他人一起,摇摇擅擅地往河西镇赶去。从高山屯到河西镇,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向杰挑了一百斤,是全屯最轻的一挑。路三妹130斤,别的妇女也都挑150左右,而路二虎则200斤。到街上一称。收火炭的老板都吓坏了:“我x你公龟,两百斤啊,大力士,你要钱不要命啊。”路二虎笑了笑说:“没什么呀,还可以再挑多二三十斤。”

  收火炭的老板竖起大拇指笑哈哈地说:“大力士,大力士,下次还拿来我这里啊。”

  卖完火炭,大家都一起去吃粉。向杰按斤数把钱分给了路三妹,但是她坚决不同意,说要平分。乡亲们都劝说要平分,向杰只好同意了。

  和路三妹合作了快一年,两人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微妙变化。向杰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勤劳朴实的邻家女孩,如果不读书,如果要结婚,她肯定是向杰的不二人选。路三妹也是早就对向杰芳心暗许了。可是向杰要读书,要考大学,只好把这份感情压在心底,一直没有表白。路三妹也知道向杰的心思,向杰是个心很大很野的人,不会甘心在这个小屯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