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回 山穷水尽简葬父 祸不单行爷入土
向杰家干农活,主要是耕田犁地这些重活。父亲一生乐观纯朴,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亏心事,为什么就这么早早地就这么病死了呢?

  夏末秋初的高山屯,山珍野味很多,特别是马蜂窝。屯里的人日子过得苦,常年没有肉吃。所以马蜂蛹便是最好的肉了。别户年经力壮的人,都经常到山上去打马蜂回来,让家人大饱一餐。马蜂种类很多,有大有小,有地里的,有树上的,有凶猛的,有温和的。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凶猛的,弄不好能把人蜇死。所以打马蜂都是年轻力壮行动方便的人才能干的活。像向杰父亲这样双腿残疾的人只能是“望蜂兴叹”了。可是看到自己的一群儿女,经常到别人家去蹭吃马蜂,向爸爸心里不好过,就想着一定要打一次马蜂窝,让自己的儿女们也能一次吃个够。于是他就把目标放在了一棵枫树上的白脚蜂。他知道,白脚蜂是所有马蜂当中最温和的一种。如果是别人,就得在晚上,带上长长的竹竿,竹竿头包好了布,浇上汽油,悄悄地爬上树去,在竹竿能够够得着的地方,点燃火把,迅速地伸到蚂蜂窝下边猛烧,在马蜂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一把火就把马蜂窝给烧了。这样就可以把蚂蜂窝带回家了。但是这些都是向杰父亲不可能做得了的事情,因为他腿脚不便,爬不了树。他只能另想办法。这一天,他在这个白脚蜂的大树底下转来转去,转去转来,想了整整一天时间。开始他先用手拍一下大树试探马蜂,树上的马蜂马上就冲下来了一大群,向爸爸赶紧跑。白脚蜂只是冲到树底下,看不到人,就回窝去了,并没有追过来。向爸爸又过去拍了一次,然后又跑,如此十几次之后,白脚蜂再也没有冲下来了。于是向爸爸决定大胆的试一试,等天黑,砍树。

  累了一天,他回家把饭吃饱了,再回来砍树。

  终于等到天全黑,外出的马蜂都回了窝,向爸爸就开始砍树。先砍一斧头,然后迅速的离开。有一小部分马蜂冲了下来,没看到人,然后又回去。他试了第二斧头又离开,还是有一小部分马蜂冲下来。如此试了几次之后,马蜂再也没下来了。于是他就慢慢地砍,砍了大半夜,终于把树砍倒了。

  树砍倒之后,马蜂都没散去,不能去取,向爸爸就回家睡觉了。第二天晚上,他让向杰带着火把去收马蜂窝了。这次一家人终于可以吃一顿饱的马蜂蛹了。

  父亲永远是孩子们心中的大山,是孩子们的依靠,是孩子们最亲近的人。如今突然离去,留下一群大大小小的儿女,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伴和一个年迈的老父亲。这个家失去了依靠,失去了最亲的人,这种情况,几乎少见。

  这种痛苦一直折磨着向杰,让他感觉到这日子暗无天日,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

  向杰白天干活,晚上照顾爷爷,给他喂饭,换药,换衣服。

  爷爷毕竟已经年老体衰,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一天天的加重。

  半年后,也就是大年初五那天,向杰正在给爷爷喂汤,爷爷有气无力地说:“杰,我刚做了个梦,梦见我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路上有很多很多的人。”向杰听了,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他曾经听别人说,病中的老人如果做梦去什么远的地方,那就是他的灵魂已经走了,人也就要离开人世了。爷爷继续说:“我以前让人算过命,69是我难越的坎。我今年刚好69了,怕是挺不过去了。我知道你想读书,但是我们家这种情况,还是不读了吧。我走了以后,你要娶个媳妇,干活养家,生几个孩子,继承香火,传宗接代啊。我们向家,自迁来到这里以来,代代单传,直到了你父亲这一代,才生了你们四个兄弟。有了你们,我也就可以放心地走了。我死了以后,要把我葬在樟坳,那个地方我找人看过的。”爷爷生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墓地穴位。听了爷爷的话,向杰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对于爷爷说的不读书,向杰没有表态,只是嘴里不断的嗯嗯,算是答应了爷爷。毕竟,读大学是他的梦想,也是爸爸的遗愿。在家里干农活,并不是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