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回 首跟小伟做推销
/>   刘小伟说:“10元一双。”

  学生们说:“这么贵呀?人家的袜子才一两块钱一双。”

  刘小伟说:“一分钱一分货,这不是普通的袜子,可以穿10年不烂的啦。”

  同学们半信半疑,但没有敢人买。

  两人一间宿舍一间宿舍地推销,才推销了几个房间,应该是有人举报了,宿管的阿姨就上来了:“喂喂,这里不准推销,滚出去。”两人被赶了出去。

  第一次搞推销,毫无战果,倒是把向杰吓出了一身冷汗。刘小伟有些尴尬地说:“没事,我们再去别的地方。”

  经过一天的奋战,辗转了几所大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小伟终于卖掉了两双袜子。他告诉向杰:“今天有点特殊,平时我一天能卖好几双呢。每双袜子的公司进价是5块,我卖10块,能賺5块。我一般都会自己去进货,一块一双,和公司的搭配着卖,净賺9块。”

  看着刘小伟努力、自信和满足的样子,向杰心里还是挺佩服他的。

  傍晚,向杰要回学校了,临别时,小伟从口袋里摸出20块钱,塞给向杰:“今天没什么收获,就这点你拿去做生活费吧。以后有困难,跟我说一声。”

  向杰忙拦住不要。

  刘小伟语气加重了:“嫌少啊?”

  向杰说:“不是,你也刚刚毕业,还没多少收入,留着吧,以后你賺大钱了,我再跟你要。”

  刘小伟不依不饶,非给不可:“拿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盛情难却,向杰就收下了,再说了他确实需要生活费。

  向杰很佩服刘小伟的勇气和头脑,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这份工作,他做不来,他脸皮薄,不会说话,宁愿去挖坑,辛苦是辛苦,但心里很踏实。所以后来他再也没有去推销袜子了。

  两个都是农村出来的苦孩子,家境差不多,性格也相近,但毕业以后的刘小伟,变化很大。这也许是读大学以后的结果,也许是社会的力量,也许是现实的无奈。毕竟一个人在外面闯,总得生存,总得活下去。

  都说大学是一个熔炉,其实社会更是一个大熔炉,能把人熔掉;社会又是个大染缸,能把人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

  向杰心里想,读完大学,他肯定不是他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