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回 首份工作是个坑
�啦,来了就好啦。你还是住原来那间房啊。”

  向杰嗯的一声就先把行李搬进来小房间里。

  还是熟悉的那间小屋子,向杰正式入住自己的第一间单位房。一张小木床,一张小桌子,一盏煤油灯,一堆各种各样的书籍,这就是他全部的家当。但对于向杰来说,这已经很奢侈了。向杰要的是一份工作,一份可以让他衣食无忧的工作,一份薪水相对优厚的工作。

  就目前而言,这家公司给的薪水是最高的,550元每月,很多同学都羡慕嫉妒恨了。其他同学能找到工作的也就350到450之间。大部分的同学连工作都还没有着落,只能回原籍报道慢慢地等安排,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当然那些有关系有后台直接分配到事业单位国营单位的同学除外。其实事业单位和国营单位工资也很低,只是隐性福利好,是铁饭碗而已。

  向杰连政府部门都不稀罕,自然也就不会向往什么国营单位了。再说了,这里也是国营企业呀。

  基地的工作,美其名曰是技术员,其实根本没什么事可做,更没有什么技术可言。在基地里玩了几天,农书记对向杰说:“小向啊,我们现在也没有什么事做,新的项目还没下来,你目前的工作呢,主要就是有两个,第一个是你要多下到农户那里去,了解了解他们的情况,和他们搞好关系。第二呢是每个街日去集市买米买菜,就是负责采买这一块。”

  向杰说:“好的。一切听领导安排。”

  第一项工作对小杰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这儿的农民和自己老家里的父老乡亲没什么区别,不仅亲切,还多了一份农民对领导的尊重。而第二项工作嘛,对向杰来说,也是信手拈来的事。

  第二天早上,向杰从韦经理那里领到了200块钱的基地伙食费,走路到八百村,和村民们一起,搭着他们的农用车,前往大塘镇,采买三天的伙食。伙食费的标准是每人15元1天。买完了,又搭农用车赶回基地。

  买菜,已经成为了向杰在基地里最重点的工作。

  除了每个街日搭八百村农户的农用车赶集采买气米油盐之外,每天都是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领导也就是农书记,很少给向杰安排工作,因为确实也没有工作可安排,他自己也一样没有事做。两人就像哥们一样,有时候瞎聊天,讲讲他过去的经历,有时候去山底下抽抽水,有时候给移民发发扶贫物资,有时候去做做农户的思想工作,有时候去给农户分配土地。总的来说,和在老家农村差不多一样。

  其实这并不是向杰想要的工作,但看在钱的份上,向杰必须得做。因为家里弟弟需要学费,父老乡亲的恩情要还。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来基地上班已经快三个月了,向杰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发工资,却始终没有盼到。没有钱,他就像坐牢一样,哪里也去不了。更重要的是,弟弟已经上了中专,又写信来要钱了。

  公司说可以接受户口,这是向杰选择这家公司最直接的原因,这意味着向杰彻底的脱掉了农衣,成了真真正正的非农业户口。这是他所有奋斗的目标,也是他向家几代人的梦想。所以向杰就把户口转过来了,但他压根就没想到,转过来之后户口竟然是寄放在人才市场托管的,代理费还高达每年550元。而且说好的是单位出的钱,可以报销的,但韦总却说要向杰自己先垫付。

  工资都没发,向杰哪里有这钱啊?想来想去,也想不出该跟谁借这钱。他翻遍了电话本,最后停留在班主任那里,但他最后还是放弃了。他想班主任是他的恩师,曾经帮过他很多次,他都还没有来得及报答,现在向他伸手要钱,自己确实没有这个脸。

  没有办法了,最后想到平时玩得还算好的学院广播室的程老师。向杰鼓起勇气给他打了电话:“程老师,你好。不好意思啊,我现在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