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彬彬则是中和的美。

  孔子关于《诗经》的精思慧智在后世文化中大放异彩,虽然其观点仅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看法,但大浪淘沙,历经千百年,我们仍然可以读出许多孔子说出的、未说出的《诗经》中那超越阶级、超越时代、超越历史,直指人性、直指永恒的文境和情感来。所以,闲暇之时,不妨且行且诵,启《诗经》中之文辞意兴,发千古之幽思,观一己之体味。在掩卷之后,切实体会一番“我思古人,实获我心!”的那种知音之赏的愉悦。

  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恋爱的探索

  导读: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爱情”作为永恒的文化母题常常出现在各个时代的开场白里。《诗经》亦不能免俗。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相比较后世的很多浮华艳丽爱情诗,其朴素真切之风带着原始的气息更能反映出人性对爱情的体验。

  对追逐不到的爱情,带着爱慕的痛苦,继续执著地追求,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寻寻觅觅,在一直都是“宛在水中央”的审美迷离状态苦苦瞻望。让千古而下的文人也不由纷纷效仿。追逐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爱情,总要去坚持“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论最终有没有结果。如《汉广》、《蒹葭》等诗都是如此。反而倒不如《东门之池》更直接些,看到东门外护城河一起劳动的人群中间,有自己思慕的对象,不由地上去对那温柔美丽的姑娘说:“可以与你对歌吗?”颇有点劳动人民憨直的快感。

  一旦确定了爱情的对象,那就尽情地恋爱吧。一首首爱的协奏曲在处处僻静的地方开始上演。在离家不远处偷偷与心爱的人幽会,缠绵之中还要小心翼翼地担心发出声响,怕惊动了自己家的狗儿。忍禁不住却又不得不忍的矛盾心情肯定会让这对爱人下定决心,下次找个离家远点儿的地方;在高高的城墙外面,还有一对恋人,两人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美丽的女子故意藏起来,让迟到的男友焦急地到处寻找。等吊足了男友的胃口,急的男友焦头烂额,苦苦哀求时,女子才大笑地跑出来。让人不由地羡慕他们的甜蜜。

  被真情燃烧的恋人们坚贞无比。面对父母的阻挠可以发出天塌地陷呼声:“之死矢靡它”,就是死也选择他。哭着喊着,母亲啊,老天啊,你们太不会体谅人了;面对美女如云,心如止水,波澜不兴。因为心里只想念着一个人;面对恋人,会发出“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的惊心动魄的誓言。会送出“彤管”“琼瑶”等等象征着永恒爱情的信物。

  被真情燃烧的恋人们思念刻骨。漆黑的夜晚不再是他们休息安眠的时间,他们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思念着自己的心上人;短暂的时间也会变得漫长无比,度日如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他们在痛苦的思念中体味着爱情的甜蜜。

  他们就这样爱着,恋着。用无尽的爱意,沉重的相思,无比的甜蜜种起自己的恋爱花季。

  恋爱的花季虽然也有阴晴阳晦,捉摸不定。但最后剩下的,肯定只是灿烂的阳光,温煦的清风。即使过去若干年后,重新拾起那份记忆时,仍然会使每个人从心底沉醉。脸庞上挂着微醺的甜蜜,带着几分当年的羞涩,细细历数自己在恋爱时节的风花雪月。

  1、爱慕: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原文】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1;汉有游女2,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3,不可方思4。

  翘翘错薪5,言刈其楚6;之子于归,言秣其马7。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8;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