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
“留”谐音,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所以古诗中也多赠柳惜别的情景。最有名的典故是“灞桥折柳”。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市城东,春秋时期秦穆公所修。早在秦汉时,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好象冬日雪花飞扬。“灞桥风雪”也被喻为“关中八景”之一。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唐时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的风气。在唐诗的影响下,灞桥折柳成为送别的一种象征。

  【相关阅读】

  江淹《别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别董大》

  3、《烝民》:折柳送别

  【原文】

  烝民

  天生烝民1,有物有则。民之秉彝2,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3。保兹天子,生仲山甫4。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5。天子是若,明命使赋6。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7,缵戎祖考8,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9。赋政于外,四方爰发10。

  肃肃王命11,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12,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13。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14,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15。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16。我仪图之17,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袞职有阙18,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19。征夫捷捷,每怀靡及20。四牡彭彭,八鸾锵锵21。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22。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23。吉甫作诵,穆如清风24。仲山甫永怀25,以慰其心。

  【注释】

  1 烝:众。物:事物。则:法则。

  2 秉:禀赋。彝:常理,常性。懿yi:美。

  3 监:观察。有:词头,无实在意义。假:至,到。

  4 仲山甫:人名,樊侯,为周宣王卿士,字穆仲。

  5 令:美。仪:仪容。式:效法。威仪:礼节。力:勉力做到。

  6 若:顺从。明命:诏令。赋:颁布。

  7 辟:君,此指诸侯。

  8 缵zuan:继承。戎:你。

  9 王躬:指周王。出纳:指受命与传令。喉舌:代言人。

  10 爰yuan发:乃行。

  11 肃肃:严肃。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