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这些事情,都与方晨无关,他实在是太忙了,邓医生在知道方晨是有真材实料以后,态度就转变了不少,虽然说不上多和颜悦色,但关系也融洽了不少,邓医生在知道他有意学习西医后,就专门为他练了一系列的书单,甚至在方晨去给赵老爷子复诊的时候给他上一两节基础课,回答一些他在书本里找不出答案的问题。投桃报李的,方晨也同样会回答他的问题,甚至是用药的搭配等,两人有了交流,关系也越发好了。

  邓医生虽然不在大学任职,但他的同学却是德城医学院的教授,有了这层关系,他帮方晨弄到一张旁听证就简单多了,虽然德城大学是对外公开授课的,并不排斥其他学院或学校的学生过来听课,但方晨的年纪摆在那里,谁都能看出他不是大学生,加上医学院有不少课程——像是解剖课——并不适合其他学院旁听,所以有旁听证是最好的。

  所以方晨现在是几个地方来回跑,甚至因为高中的课程排的比较满,抽不出时间去大学旁听,方晨每次都得跟老师请假,学校这边本来就是看重他的成绩和表现,自然是不乐意他经常请假的,还是赵鹏飞听说了这事,特意找了学校领导,让校方通融了。

  这个人情方晨自然是不想接受的,但赵鹏飞说算是回谢他的救命之恩,并不是人情,方晨想着这对自己也是好事,也就欣然答应了,倒是对赵家的好感多了几分,偶尔赵鹏飞介绍几个人来找他看病,他也既往不咎了。

  这样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每次都往医学院的解剖室跑,看老师动手解刨的时候一点都不害怕,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的时候都吐了,他倒是一点事儿也没有,放倒看得兴致勃勃。偶尔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也从来没错过,甚至让他动手解刨,他都能面不改色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手都不抖一下。

  这样一个外表好,又聪明,胆子又大的少年,自然是很引人注意的。

  不说那些学生看向他的目光里都是好奇,就连老师也不例外。

  方晨跑去看的解剖课就是邓医生的同学刘老师上的,他早就从老同学那里听到方晨不少事,外面的流言又多,所以对这个十四岁的小神医,刘老师自然是好奇加怀疑的,邓医生的话和那些流言一样,听起来就像是夸大其实不可信的,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医术比他们这些浸淫了数十年的医生还厉害,怎么可能呢?

  不过不管信不信,在注意了方晨几节课以后,刘老师就喜欢上这个学生了,开始实实在在的把这个小学生当做自己的得意门生了,完全忘记了他其实算是逃课过来旁听的,而且还只是个高中生。

  没办法,方晨实在是聪明,不管什么只要听一遍他就能理解,动手能力非常强,胆子也够大,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学生没有老师会不喜欢。

  就这样,保持着每周至少去一次德城医学院旁听,接手一个病人的规律,方晨度过了高二,迎来了更加忙碌的高三,准备参加高考了。

  第103章

  高考,如万人过独木桥,是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在这个年代,高考的好坏几乎决定了你日后是成龙成凤,还是泯然众人。

  方晨对自己的成绩很有自信,他甚至已经挑选好了以后要报考的大学,所以,在所有的同学都表现出一种急切感,努力在最后一刻再提高一些时,他的学习步调依旧不紧不慢的让所有人都恨不得咬他一口,那悠闲的样子简直是羡煞旁人。

  但也只是想想,近两年的时间足够让这所学习里的所有师生明白,这个年纪小小,一路跳级上来的学生,究竟有多么的聪明。

  在大家还在为高二的数学题头疼时,他已经拿着大学高数课本研究微积了;在大家还在为如何背诵那些文言文头疼时,方晨的文言文解析比课本里的解析都要好;他的其他科目也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