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初临濠州
  出了孤庄村,车队一路向南。

  刘杰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有出过孤庄村的地界,这次自是在车中呆不住,骑在一头牛上,看一路上的风景,其实没什么新意,放眼望去就是绿跟黄的交织。

  绿树,黄土。

  灾年的景象在路上更加明显,倒是没见有倒毙在路边的尸体,但是逃难的人却是挺多,衣衫破烂,背着破包裹,携老带幼。

  刘家行了半天,已经是晌午,一行人下了车,在干涸的河道边开始烧水做饭。十几个拿着棍棒的健壮仆役站在四周,把那些企图靠拢过来的难民赶走。

  三块石头,架上大锅,底下烧柴。锅里加上水,倒入大米,开始煮饭。

  大米跟水比例正好,米吸收水变软变熟,锅四周也形成一层锅巴,厨子把腊肠切片铺上厚厚一层,在盖上锅盖一焖,油脂渗进米饭,米饭伴着腊肠,加上一筷子酱菜,其中美味自是不必多说。

  丫鬟小翠捧着碗,蹲在刘杰身旁,看着刘杰把饭碗竖起来,呼噜噜的吃着,自己反倒是不吃,瞅瞅刘杰再瞅瞅那边的几个难民,再看看自己碗里的米饭。

  刘杰叹口气,把碗一放,“想去给他们就去给吧,到时候自己饿肚子本少爷可不管。”

  小丫鬟赶紧点点头,捧着饭碗就走了。刘杰摇摇头,在他看来,这种救济有与没有并没有太大区别,大的背景环境下,靠个人根本无济于事,这顿吃饱了下一顿呢?早死晚死的区别。

  喝一口凉茶涮一下嘴,刘杰就打算溜溜食,没走几步就听到喊叫声,看到几个难民在对着小翠拉拉扯扯,周围几个仆役自是冲上去,把小翠护在身后,刘杰也走了过去。

  就听那几句对话刘杰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给那几个吃食就不能给我们一些?”

  “大老爷可怜可怜我们吧。”

  几个人的话语和骚动带着周围的难民都围上来,向刘杰这一群人乞食。仆役们拿着木棍,把靠上来的卖钱,就只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也好。

  简单吃过早饭,刘杰到夫子那里问安,游学的事情已经定下来,在刘杰死缠烂打和一通条件后,刘德答应刘杰去游学,但是每月要有一封家信,并且带着憨牛,保护自己。三年后必须回家。

  “夫子安。”刘杰作揖,夫子摆摆手,刘杰走过去,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装在信封里,分两份交给刘杰,“这份给你父亲,他看完自是知道有何用处,这份你去寄出。”

  挥挥手“今天算是放你的假,我要规划一下游学的路线和事宜。联系一些老朋友。”刘杰出了门让仆役分别把两封信给刘德和寄出。自己则是叫了憨牛小翠,去逛濠州城。

  元朝的政治制度在中央是中书一省制,再往下到地方则是行省制,而在行省内架构就类似一个小元朝。

  都省握天下之机,行省分天下之治。

  整个行政系统十分简洁,便于高效管理,毕竟元朝的领土实在太太太大。但是效率高低这个问题不仅仅靠制度,更是靠人,在王朝崩坏,官员素质开始普遍下降的境地下,制度这个东西再好也没用,制度跟人的关系,这些我们以后再说,先说最基层的统治:道,路,州,府,县。让大家对濠州大体有个概念,在今天,大体处于一个县级市的层级。

  濠州,为历史通衢要地,地处淮河中游。地理位置优越,在古代,地理位置优越了,自是带来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农业,发达的商业,濠州也不例外。

  三个人走在街上,四周店铺众多,刘杰拐到一个猪肉铺里,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