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安南
��出来了。

  不过在赵栩看来虽然解决了叛乱的苗头,可如果不能让灾民们填饱肚子,那动乱必然是无法阻挡。所以赈灾就成为最重要的事情。

  官仓里的存粮加上从粮商们手中买来的粮食,分发各地灾民之后已经是缓解了大部分的灾情。当各地青黄不接的时候,从安南之地运来的大量粮食被送入

  灾区发放救济,顺利平缓了民情。

  大宋拥有数量庞大的船队,是历朝历代之中最多的。不过这些船队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民间所有,赵栩让他们去安南拉粮食也是要给运费的。

  不少民船趁机涨价,运送粮食的价格甚至都快赶上买粮食的价格了。而被这些商人们宰了一刀的赵栩哪里能受这个气,当即就定下了明年增加出海商船的

  税率,同时赵栩再次加大了对各处造船厂的投资。除了建造大型帆船之外,还加大了普通民船的建造规模。

  宗泽对于赵栩将成百上千万贯的巨款用在造船上面还是颇有微词的。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海权论可以看,整个大宋除了赵栩之外没人知道海洋的重要性。

  也就是赵栩的威望足够高,而且无论是做任何事情从来都没有吃亏过。要不然的话宗泽早就进谏了。

  华夏的百姓是最为淳朴的,只要能有一口吃的就绝对不会冒杀头的风险去搞叛乱。所以当救灾的粮食到位之后,原本已经有些风雨飘摇的灾区重新安定了

  下来。

  稳住灾区流民之后,赵栩终于可以将目光看向遥远的安南。

  说来也有趣,这一时期东亚各国除了大宋和辽国摊上了无能的皇帝之外,其他国家都是有算得上是明主的人在位。

  金国不用多说,西夏的李乾顺是其二百年国运之中最出色的一位。而安南的李朝此时的皇帝是在位已经超过五十年的李乾德,这也是李朝历史上最出色的

  一位。

  不过实际上这也没什么用处,因为李朝虽然占据了占城,柬埔寨,老挝等地。可实力方面却是依旧无法和大宋相比。

  之前因为大宋内部太烂才能屡屡打胜,可等到赵栩上位重整大宋国力之后,两边就已经没有了对等的能力。

  在秋收之前的青黄不接时期,被称为鱼米之乡农作物产量极高的安南却是突然闹起了粮荒。各地百姓蜂起叛乱抢夺粮食。

  大惊失色的李乾德查询之后才得知,官仓甚至是军粮储备居然都被手下的人给卖光了。从而导致无法赈济灾民。

  没等怒火中烧的李乾德查处这件事情,却是被人告知大宋的使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