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南行 (上)
�力军中。得知国都被攻占,后路被切断,甚至就连皇帝都被吓死之后。驻守在国境线上的安南兵马大部溃散,余下人都向猛攻而来的岳飞投降。

  失去了朝堂中枢,失去了皇帝,失去了主力军团的安南彻底没有了抵抗的力量。随后数月时间里被大宋完全占据。

  这是都是写入史书里的东西,可还有一些事情并没有被写进去。那就是安南当地的流民们四处为恶,将安南上下从皇室宗亲到地方乡绅,从朝堂大员到地方小吏狠狠的清扫了一遍。真正是杀人盈野,就连夜空都仿佛变成了血红色。

  除了这些之外,在韩世忠等人的默许乃至纵容之下,以汉人后裔为主的当地人将那些好吃懒做的土著们都给驱逐出了肥沃的土地。

  那些土著要么是被送去矿山种植园干活,要么是被运往物资匮乏的无人岛上自生自灭。整个中南一带再也没有了土著人的身影。

  随后,众多接受过律法与算数教学的大宋人纷纷南下来到安南各处,直接将触角安排在了乡村之中。这里推行官话,使用简体字。分派良田,定立保甲制度。到处都悬挂着大宋的金龙旗帜。

  在历尽了数百年的苦难之后,安南终于是回到了汉家的怀抱。

  韩世忠领兵返回汴梁,而张宪则是被留了下来。赵栩任命他为安南都护府大都督,全权负责安南各处军政事务。同时还要兼顾进攻暹罗的重任。

  暹罗是华夏对古代泰国的称呼,因为从真腊(柬埔寨)人那里得知在其西边有两个叫做暹国和罗斛国的国家。所以就将那边的人成为暹罗人。而实际上这两个国家早已经灭亡,留下的是素可泰王国。

  赵栩不清楚暹罗的历史,不过他却是知道暹罗是非常出名的大米出产地。而大米这种东西,无论是在任何时代里都是不可或缺,越多越好的战略资源。

  哪怕只是为了大米,赵栩也是要拿下暹罗的。

  不过安南这里就已经是热带病横行了,这次征讨安南的战役之中,宋军因为生病折损的兵力远比因战而死伤的高的多。

  而暹罗那边比起安南更加可怕,各种热带病简直就是催命符。在加上到处都是热带雨林,道路什么的只有小道可行。赵栩要是派个几十万大军去出征的话,估计一年之后只能是剩下一半。

  所以岳飞和韩世忠走的时候带走了大部分的兵马,只为张宪留下了两万人用以镇住安南同时出兵暹罗。这两万人都是愿意举家迁移来到这里生活的,每个人都混到了几百亩的土地作为安家费。

  当地的汉人后裔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对于大宋和赵栩自然是感恩戴德。他们应征服役,开始修建从真腊前往暹罗的官道。等到官道修建完成的时候,就是大军出征攻入暹罗的日期。

  南边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北边从长安城出发一路直达兴庆府,再转向西通往敦.煌的官道还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之中。短时间之内赵栩并没有向外用兵的目标。

  至于高丽和扶桑以及大理,在赵栩的眼中不过是家门口的温顺小犬,想要拿下随时都可以。暂时留着他们还有用处。

  对外没有了目标,那就将目光放在对内。

  之前江南地方士绅勾结汴梁城内的皇室宗亲对赵栩暗中下手,这件事情他一直在暗中安排。直到此时彻底解决了四面八方的威胁之后,就是和这些人算账的时候。

  江宁,又称建业,建康,石头城,金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由楚国在此建城。历史悠久,许多朝代曾在此建都,被称为六朝古都。

  此时江宁城内兵马纵横,成群结队的军士几乎将这里变成了一座军城。不过当地的百姓却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