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
  所料,豆泥包很好卖,一个早上就脱销了,不过预定的人倒是没多少,毕竟大多数的人连豆泥包的毛都没见一根,除开加了微信的,在店面里订的不足三十人,好在订货量比较大,即便只是这三十人,也有百多个的需求量。

  本以为这已经是今天的量了,谁知到下午四点左右,突然有不少人上门来说是要订货,微信上也有不少,全是因为尝到了豆泥包的味道,有想给亲戚带的,也有买来自家人吃的,很快,需求量急速递增,到傍晚六点半的时候已经超过了三百个。

  客人的需求量加上程央自己的订货量,总共向供应商要了六百个,倒是超出了他的预算。

  而柳崇这边新土豆销售得也很好,他还预估这批货估计能在五天内卖完,能赚个三万块左右,倒是令人喜闻乐见。

  第67章

  豆泥包的走俏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程央知道豆泥包会很好卖,却从未想过豆泥包的前景能发展的那么快。

  不过是刚卖一个星期左右,豆泥包便不负所望的卖出了名气,每天供不应求,所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益上,连带着店面的人气也稳步上升,就连程央的微信也因此快满员了不说,其他区卖糯食类的商户都跑来他们店进豆泥包,加上其他货物也十分走俏,绿源店的生意总是无比的好,每个月的益也大有不同,开店短短两个月,之前投资的就已经赚了回来不说,还赚了一笔可观的金额,加上柳崇赚的,别说首付,就是用现金买一套房都没问题,不过比起买房来,他们更需要更大的本钱来滚雪球。

  他们的货越送越远,已经出了东阳区,看样子再经营一段时间打好基础,就能去反响最好的区域开个连锁店。

  豆泥包再好卖,也有吃腻的时候,只有不断更新新品,才会留住客户。

  卖本地蔬菜及水果依旧是绿源蔬菜店的主打,不过每个地方的地道美食也成为了绿源店的一大重头戏,这类东西除了在货源上有些令人操心外,赚钱以及销售都不成问题,为此程央开始在当地特色食物上下足了功夫,在百度上查了许多,有空就会与柳崇黄承他们租车去省内的乡镇走走,以便发掘更多的地道美食的同时,还能领略当地风土人情,权当是出游了。

  他们走的地方越多,供应商也就越多,各种各样的特色小食逐渐上了店面货架,生意越做越好,虽然不乏有钻空子的供应商以次充好,却多的是想好好经营下去的供应商,程央还会在每个乡镇上找出个老实可靠的人来帮他验货,因此在质量方面,不过关的很少。

  反观柳崇,他的眼光及判断一向准确,因此从未势利,只有偶尔不赚钱的货,却从未有亏损的道理,加之在货上赚足了甜头,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倒买倒卖的铲货了,因此每次将一车货卖完,他都会先带程央及黄承傅阳他们去省内走走,再琢磨大棚里缺什么,需要去拖什么货,去哪里拖货等事宜。

  当然,每次出去他都会带上程央跟馒头,这样就能形影不离的待一段时间,也算是弥补了每天出门不能在一起做生意的遗憾了。

  游玩回来后,程央将这次去的新产品价格订好,第二天便与柳崇带着馒头走了,留下黄承跟傅阳看店。

  程央一走,黄承便成了店里的一把手,两人照旧在四点钟出门,到了店里后麻利的整理好货物摆上货架等待客户上门,他与傅阳配合得极为默契,傅阳称秤时黄承就盯梢,以有人浑水摸鱼。

  店里生意很好,一忙就是一早上,等人渐渐少下来时,已经快一点了。

  黄承麻利的整理好剩余货物后一脸疲惫的走到银台来歪歪斜斜的靠在桌上,说:“好饿,咱们点餐吃吧,你想吃啥。”

  傅阳一边理钱一边说:“随便什么都行,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