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大将军文武双全,英雄了得,果真是世间一等一俊杰。如此人物,也只有孤的太子能配了。”

  她哈哈一笑,指着身前的女子说道:“来人啊,给大将军上酒。”

  她不顾百官惊讶,眸光定定地望着身前的女子,透着沧桑。

  楚国早晚都要亡,如果命中注定是眼前这个人夺得江山,她为什么不选一个更好的方式呢。

  她答应过妹妹,也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那么,就让她为朔儿铺好路,再平平安安走下此后的几十年。

  第88章朔景四

  鱼龙阁一宴后,太子妃的人选昭然若揭。

  自云州归来,被皇帝下旨困在源州的景宸,已经隐约猜到了皇帝的意图,因此对于皇帝在鱼龙阁说的那番话并没有什么震动。

  她已经知晓自己的归宿,只一颗忠心朝明月,坦荡地走下去。

  可钟离朔却被皇帝的那番话惊到了,一连好几日在朝堂上都极力避开景宸。

  兴许是鱼龙阁那一曲,勾起了皇帝心底的温情。整个桃花盛开的季节以来,皇帝都带着钟离朔在御书房处理政务。不知道是不是钟离朔的错觉,偶有与皇帝对视的时刻,她总能在那双过于凉薄的双眼里看到一丝丝慈爱。

  仅是少许的关怀,却令钟离朔觉得,如果皇帝一直这样,或许大楚的劣根能被拔起来也说不定。或许,前路没有那么辛苦也说不定。

  某一日晚间,钟离朔陪着皇帝用了晚膳过后,母女二人就在朝晖殿看着今日还未看完的奏折。朝晖殿的地龙烧得比去年还要高,只套着一件薄薄外袍的皇帝,在翻动着手里一份奏章时,若有所思地抬眸,看向了殿下裹着厚重玄袍的太子,沉吟了片刻,说道:“太子,看看这份奏折。”

  钟离朔仰头,称了声诺,起身来到皇帝案前,接过她方才看的奏章,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这是兵部侍郎上的奏折,说是年关已过,各州刺史与返京述职的官员皆已回到驻地。大将军景宸镇守澜州边境多年,如今却在源州停驻半年,恐边境不稳,望陛下能让大将军即可返回驻地镇守边关。

  钟离朔看完这份奏章,皱起了眉头,“陛下,兵部侍郎言之有理,蛮族觊觎我大楚多年,现如今的蛮族大君又是野心勃勃的好事君王。此刻边境,还需大将军镇守,不宜令她在源州过多逗留。”

  皇帝仰头,看向了身前稚嫩的太子,言道:“自云州一战后,天下无人不识大将军。太子,那景宸就是一头猛虎,一头雄狮,若她回到澜州,你认为还可能令她返回源州吗?”

  “大将军拥兵千万,军中早无我钟离家的人手。来年,她若是狼子野心,你如何自处?”

  钟离朔抿唇,言道:“氏一族世代效忠皇室,且我在云州时,观大将军治军严谨,爱民如子,瞧着是个不欲生战乱之人。更何况如今陛下圣明,我楚国海晏河清,想来为了万民她也不会起反叛之心的。”

  皇帝轻笑了一声,说道:“你真是这样想的。”

  “是。”钟离朔拱手,又忍不住替景宸说多了几句好话,“我在大将军军中时,观其许久,将军心中自有君臣之道,有一颗浩浩忠心,绝不会拥兵自重。陛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您若真不信她,何苦留她在源州,找个由头了她的兵符不就好了?”

  皇帝笑,“了她的兵符,谁来接啊?”

  钟离朔应她,“自然是想的人来接。”

  她话里藏着的意思十分露骨,只差没说是有人觊觎军权,因此编排景宸这样的忠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