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0
  …

  为了把新南府撑起来,李彦锦调拨了一批官员南下,这批经验丰富又认真做事的官员一走,京城与各地都出现了不少空缺。

  新补充进来的官员,多多少少都用得不太顺手。

  倒不是他们无能、偷懒,而是因为这批新人没有经历过那个人人埋头苦干的新朝初期,他们都是读着过去那套科考书籍长大的。

  此时,李彦锦才意识到,他应该尽快培养出适应新朝新政的……新人才了!

  大华元年至今,总体来说,也算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这就给李彦锦和谢沛带来了很好的缓冲期。

  再加上,朝堂从上到下的清明,与大部分官员的廉洁,使得国家入基本上都被用到了正事上。

  如今,略有盈余的李某人,一咬牙,开始筹办新学堂。

  在李彦锦看来,他现在办的,其实就是个小学加中专的教育模式。

  因为新学堂里,加重了识字写字与算数的要求,减少了对诗词文章的教授。

  新学堂分成了两部,小学部与专学部。其中,小学部开设两年的课程。在学会了认字写字和算数之后,再教授一些道德法律常识。考试通过后,就可申请进入专学部。

  专学部则分为商学、农学、文学、数学、法学、工学、医学七大类。分别由资历深、做过实务的老师负责教授。

  基本上,专学部毕业出来的人,完全不愁出路,官府自己还缺这些人呢,哪儿还会有多出来的。

  因师资力量有限,眼下还只能在京城办一家专学部。

  而小学部则由国家给予补贴,在各府各县都要根据需要办起来。

  小学里,每教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当地的小学部都能从李彦锦专设的资金中领到五百文钱。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却鼓励了各地的教谕,极力敦促本地人进学读书。

  谢沛还特地提醒了李彦锦,如今想进小学部的,怕是不止孩童而已。考虑到长久一来,大部分穷人都没什么机会读书,所以就让李彦锦专门嘱咐,各学部对学生的年龄不做限定。但对于留级者,是不给任何补考机会的。若有特殊情况造成考试不合格的,则需要经过州府的教谕司审核批准,才可获得一次补考机会。

  资源有限,不珍惜者,不得原谅。

  ……

  京城中,谢真天大公主正在检查弟弟的书包。

  大皇子李真地虽然跟着姐姐学了半年,但到底没达到小学部毕业的标准,于是被无情的爹娘给踹到了京东小学部。

  姐姐谢真天虽然也才五岁半,却已经连专学部的数学科都考过了。

  不能和姐姐一起上学的李真地,心里非常遗憾,不过他比较平衡的是,那些平日老爱缠着姐姐的讨厌小孩也得上学去了!

  次日一早,李真地被亲娘送到了京东小学部。两人都穿得寻常,小学部里的教谕也识相地没有瞎喊叫。只面色寻常地把李真地接进了校门。

  谢沛回去后,李彦锦好奇地问道:“诶,咱胖儿子有没有流猫尿,哭着说,娘亲我要回家?”

  谢沛白了他一眼,道:“蘑菇乖着呢,你当都像你吗?!”

  是了,李彦锦嘴贱,把自己小时候第一次上幼儿园时的糗事告诉了谢沛。

  当时倒是博了美人一阵欢笑,此时却只能自己尴尬地傻笑几声,挠头而去。

  下午放课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