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哄着小女儿睡下,魏国公方才问妻子:“你说,是不是陛下伙同淑惠大长公主,一道……”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其中真意,已经很明显了。

  双簧。

  淑惠大长公主膝下只有一子,然而却无孙辈,她虽性情豪爽,却也不忧心。

  今日道清大师到了,在场中相面,竟无一不准,使得这位大长公主也动了心,问及子嗣之事。

  然而道清大师却道:“我观贵人面有红气,该是膝下有孙之兆。”

  人上了年纪,少不得开始迷信,淑惠大长公主也不例外。

  最开始将芳颐园借与皇帝,她是存了交好心思,为儿孙留一份余荫,但眼见道清大师如此神异,诸事皆可娓娓道来,却是信了七分,是以一听他那话,便下意识去瞧儿子章回,以为他是偷偷置了外室,生了儿子,却不敢带回家。

  若换了早些年,淑惠大长公主绝不会搭理什么外室庶子,可到了这会儿,瞧着儿子膝下无人,却也会心软。

  将孙子抱回来,养在他嫡母那儿,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场中如此做想的并不只是淑惠大长公主一人,眼见道清大师言出必中,一干夫人们都似有意似无意的瞧着章回,只等他认下这事儿。

  “没有,真的没有,”章回面色涨红,辩解道:“我发誓!”

  这话落地,章回之妻刘氏便松口气,周遭人半信半疑,一半儿仍盯着章回,另一半,却去瞅道清大师了。

  总不会是大师失手,算错了吧?

  “非也非也,”道清大师念一声佛号,慈悲笑道:“是正统嫡孙,且未降生。”

  一句话说出口,却叫刘氏从一颗心跳到嗓子眼儿,眼眶登时就红了。

  淑惠大长公主激动之情不比儿媳妇少,顾不得细问道清大师,便差人去请太医。

  诊脉之后,太医便确切回禀,刘氏确实已有三月身孕,只是她苦于求子,每每用药调养,以致信期紊乱,等闲瞧不出喜脉,亏得这回瞧出来,不然继续喝药,没多久孩子就掉了。

  淑惠大长公主又惊又喜,刘氏更是当即落泪,非要给道清大师塑一座金身当然被婉拒了。

  这事儿来的可太神异了。

  若说道清大师早早探知刘氏有孕,可刘氏自己都不知道。

  可要说道清大师观其面色而知,太医却说,刘氏脉象紊乱,除非经验老道之人仔细探脉,否则决计察觉不得。

  既然如此,这不是神僧,什么是神僧?

  世间最容易笃信神灵的,大概便是上了年纪的妇人们,这事儿一出,她们再瞧道清大师时,神情便热切起来,纷纷问及家中子嗣姻缘前程,诸事甚多。

  然而这时候,道清大师却含笑摇头,口称天机不可泄露。

  到最后,还是碍不过众人劝说,说了场中几位有孕夫人腹中男女,便同皇帝一道,先行离席。

  这些事发生时,董氏便在一边儿瞧着,虽也觉神异非凡,却总觉有些怪异。

  “要说大长公主同陛下一道作假,我是不信的,”听了魏国公疑问,她摇头道:“孕中最好不用茶水,可光我瞧见的,刘氏便喝了好几口。”

  魏国公明白过来。

  淑惠大长公主出身皇家,最重嫡庶,刘氏倘若有孕,便是她独子的嫡长子,即使再退一步,也是嫡长女,如何能舍得以那孩子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