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黑社会的日子】(第四章 另一个前女友的嫂子)
  如果咱大陆的真正黑社会,有一天能够大举进入香港的话,香港的黑社会同样是这个表现。

  80年代“大圈帮”纷纷登陆港岛,直接把香港的黑社会作为了勒索目标,爷们是从老山前线下来的,勒索老百姓太跌爷们的份儿了,所以只好勒索你们香港的黑社会了。

  《古惑仔》那是香港黑社会自拍的拉人宣传片,浩南哥、山jī哥碰上“大圈帮”肝也颤,不服较量较量,爷们是在战场上玩刺刀的,你们是在街头上玩片刀的。

  如果没有随后与之相关的那场84大严打,你看现在那个香港愤青敢上街“反陆客”。

  我以前混的黑社会,就是现在我家住的东关街道的,不像人家香港的黑社会有正是名头,但属于是真正的大陆式黑社会。

  为了叙述时的方便,临时给取个名头,就叫“东关黑帮”吧。

  “东关黑帮”兴起于80年代末,那时这里的大型机械厂还是国营的,但在体制转型中厂区开始乱了起来,也就因此开始出现了黑恶势力。

  到了21世纪初期,随着那场全国范围的下岗大cháo,有着一万多职工的机械厂先卖了后黄了,随后这一片虽很快建起了多座高档住宅小区,但满街都是下岗职工及家属,原来的支柱产业没了,特色性服务行业大面积兴起,也就因此开始出现了更多的黑恶势力。

  “东关黑帮”在也就二十年的历史中,出现过数不清的多股黑恶势力,总老大也换了不止一个。

  后来随着打黑力度的加大,“东关黑帮”各个时期的多个老大,不是被抓进去了,就是洗手退出了,势力比21世纪初的巅峰期小了很多。

  现在的东关街道这一带,因为还有着黑社会存在的土壤,“东关黑帮”依然还存在着,三天两头打打杀杀的场面见不到了,但整体的规模、势力依然还不小。

  我的前准岳父,人送绰号叶半成,是早在90年代时,做过一段“东关黑帮”的总老大,算是“东关黑帮”的元老级人物,现在早就金盆洗手退出了江湖,天天呆在家里写写美食菜谱,完全不再参与黑道上的事了。

  嗨,已经跟人家的闺女分手了,现在又把人家的媳妇给上了,还是称呼其外号吧。

  祖上是叶赫那拉氏,是大清灭亡之后,后改的汉姓,大清国亡了没了世袭俸禄,叶半成的爷爷只好开了饭馆。

  相比于大清垮台了之后,靠卖家产度日的大多八旗子弟,叶半成的爷爷绝对算上立志偶像了,把开起的饭馆经营得生意兴隆,并开创了满汉结合的一套特色叶家菜。

  49之后经过公私合营改造,叶半成的老爸由资本家变成了普通劳动者,再后来到了叶半成的这一辈,进了机械厂的厂食堂工作。

  这个叶半成为人很jīng明,年轻时在机械厂食堂当大师傅时,头头脑脑和普通工人来打饭时,他给盛的菜量是一样多的,肉、蛋的比例则是对普通工人减了一半。

  可他盛饭打菜的手艺很高,饭勺子往盛着菜的大盆里一伸,菜都是从同一个大盆里盛出来的,但随手一盛就能盛出这个差别来,你发现了不同也没法说什幺,所以被工人们送了这幺个外号。

  实际是盛饭、盛菜的那个盛,但因为盛字是多音字,叫白?u>司徒谐闪艘栋?br>成。

  当年机械厂是有一万多工人的大厂,有着很多隶属于工厂的附属产业,比如厂区的国营饭店、商店,其实都是归工厂管的。

  到了80年代的体制改革时,工厂依然还是国营的,隶属工厂的国营饭店、商店等,以鼓励个人承包的模式转为了私营。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