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结局(一):新时代
  第九百二十章结局(一):新时代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爆发,在沉默灭亡。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节选自《纪念刘和珍君》

  ……

  少帅率领东三省以及奉系军阀所属的部队全员加入革命军之后,意味着与革命军对抗的最强大一股反对势力正式消亡,自从袁世凯称帝逊位之后,混乱了十多年的国家,终于实现了形式意义的统一。

  为何统一要说是“形式”呢?因为袁兆龙在统一的过程之,并没有一味地采取针对性的消灭和打击,而是一有条件柔和的方式来迫使对手们放下屠刀,这是袁兆龙总结了冯国璋和段祺瑞失败之后的结果所得来的成。

  事实证明,袁兆龙的行为是正确的,不打仗,才是最好的方式……

  当看到奉系军阀通电的时候,袁兆龙由衷的感受到了一种全身心放松的滋味,终于不用再打仗了,袁兆龙所说的打仗,是国人之间的内战,相互之间,自己人打来打去,打了二十多年,可到最后,谁又得到了些什么呢?谁又失去了什么?笑到最后的,又是谁呢?

  如果有机会的话,袁兆龙,真的想问一问他的对手们,和他为敌的这种滋味如何?坐看他统一全国的心情又是如何呢?五色旗已经成为历史,北洋政府也宣布解散,从此以后,南京的国、民政府将会成为唯一合法性的政府,青天白日旗也将会成为代表这个国家的象征旗帜。

  旧时代划了句号,新时代要从新的篇章开始书写,第一个任务,新的大总统将会由谁来担任呢?

  答案毫无疑问,少帅易帜,奉系军阀臣服,袁兆龙的呼声和名望达到了空前的地步,老百姓们迫切的希望能够有一名强势的领导者站出来,带着他们走向和平,走向稳定和统一,除了袁兆龙之外,谁还有胆敢竞争的勇气呢?所谓的选举,不过是个形式意义罢了,当今之世,不存在能够与袁兆龙竞争如此职务之人。

  但是总不能袁兆龙自己跟自己去竞选吧?这岂不是成了“一言堂”?

  掩耳盗铃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为了体现民主,袁兆龙叫了黎元洪,两个人一起参与竞选,结果却是国会、参议院一致全票通过,袁兆龙当选新一任大总统!

  从1911年孙先生担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现在袁兆龙登台位,已是十七个年头,十七年的风云历程,十七年的血雨腥风,似乎是历历在目……

  袁兆龙的职典礼,以面向世人的方式展开,那一天,万人空巷,老百姓们聚集在总统府的外面,被持枪的士兵和军警们分成几块区域,限制活动,总统府的邀请席位坐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每一个人,每一个名字,都是在这个时代里威名赫赫。

  唐继尧、李仁义、白崇、少帅、段祺瑞、黎元洪、冯祥、曹琨、孙传芳等人,吴佩孚也接到了邀请,但是心气高傲的他选择了拒绝,因而没来。这几十个人,几乎大部分都曾经参与过十六年前袁世凯职大总统的典礼仪式,这些人,或是有仇,或是有恩,但今天既然都来到了这里,那都选择了放下恩怨和仇恨,只为庆祝国家统一而来。

  在万双眼睛的注视,袁兆龙一身北洋礼服,大红色的毛刷立在帽子,长筒马靴踩在红色的地毯,带着白手套的左手握在九狮军刀的刀柄,英武不凡,在他的两侧,戴若彤和沐云曦两位夫人分立两侧,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