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邮轮
�在一起的其实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条件,比如不允许外国人在船上工作,尽可能使用本国原材料,船员招募海军退役人员之类的,全都是以战争为目的进行未雨绸缪的准备。

  仅在这条【秩父丸】的建造上,日本政府就向日本邮轮公司注入了一半的建造资金,而且日本海军舰政本部直接参与了船舶的设计工作。

  海军方面就连这条船未来的改造方向都已经预定好了,计划一旦战争需要,这条船和她的另外两位姊妹,将被迅速改造成一款特设航空母舰。

  海军特别为这条邮轮设计了巨大的货物装卸舱口,其实就是给飞机升降机预留的位置,届时只需要拆除上层建筑,铺设好飞行甲板,这条“太平洋上的女王”瞬间就能改头换面,成为日本帝国海军航空战队的新成员。

  有趣的是历史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海军却像是忘了有这回事一样,这三条邮轮被征用之后,就一直作为运输舰活跃在东南亚航线上。

  一九四二年初,作为海军运输舰的【秩父丸】(三九年已经改名为【镰仓丸】)被日本政府赋予了一项特别使命,成为一艘“人质交换船”。

  她的黑色船体被刷上了巨大的白色十字标志,化身为一条医疗舰,随即在高雄装载上九百名在上海、新加坡等地被日本扣留的英国外交人员、留学生以及普通侨民,送往当时还是葡萄牙殖民地的莫桑比克马普托港。

  向葡萄牙人移交扣押人员之后,她重新载上同等数量的被英军扣押的日本、泰国和德国外交人员与侨民,还有部分日本海军阵亡士兵的遗骸、以及一大批提供给盟军战俘的生活物资向本土返航,并且顺利返回了横滨港,完成了日本开战后与西方之间难得的一次人道主义交流。

  历史上随着中途岛海战的惨败,日本海军总算想起这三条船了,但是海军船厂万吨级别的船台有限,现役舰艇维修都得排队,而且当时正在忙着改装三艘【大鹰】级航空母舰,【秩父丸】的改造计划就只能排在她们的后面。

  【大鹰】级采用的本体是排水一万八千吨的新田丸级邮轮,这级船也是船舶建造补助计划的成员,三艘船分别是计划改造成【大鹰】的【春日丸】,计划改造成【冲鹰】的【新田丸】以及计划改造成【云鹰】的【八幡丸】。

  【秩父丸】在计划里也将改造成【大鹰】级航母,但是还未等她被送上船台,就在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八日,被美国海军ss-211【鮈(ju)鱼】号潜艇击沉在菲律宾班乃岛西南六英里的外海。

  但是此时此刻这条日本邮船公司的太平洋女王,正安静的停泊在旧金山的码头旁,粼粼波光反射在油漆闪亮的黑色船身上,完全不知道未来有怎样的命运在等待着她。

  ps: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