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叔
msp;黄氏听见明面上没大事,也就丢开手。亲爹都不管,她就更没那闲工夫去操心继子的脆弱心灵了。大面上不出就可以。末了又问了林若拙房里回话的小丫鬟,六姑娘继续平日的古怪,关着房门在屋里用功,不肯让丫鬟进去伺候。她也不当回事,只吩咐丫鬟不要让姑娘受伤,或是忘了抄写《女训》就成。

  正是黄氏的这种半放养政策,给林若拙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真正读书写字时,一定要保证光线亮堂。关上门窗一个人,大多是铺张毯子在屋里练瑜伽,做仰卧起坐、举重物等锻炼身体的运动。好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她将大量的花在了这上面,除了见不得人的室内运动,还有公开的室外活动,如跳绳,奔跑、踢毽子。

  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是有个亲妈,保准从头管到脚。只看林若菡比她小一天,个子却矮半个头就里面的区别了。

  林若谨很佩服林若拙的安之若素。他憋了好几天,才表面上恢复了正常。这天,他瞅了个空,来到三叔林海屿的书房。

  林海屿见侄子来了,很惊讶。热情的招待了他若谨今儿有空来?布置的课业都做完了?”

  林若谨不自在的坐到下首,和三叔这样面对面得单独,还是生平第一次。但是说了,想弄明白真相,只有三叔这里是突破口。

  “三叔,我有些功课不太明白,想向您请教。”

  林海屿先是一愣,不明白侄子为放着现成的夫子不问,反倒绕远路来他这儿。不过古代男人宗族观念非常强,侄子也就和差不多了,林若谨特特请教,他自没有推脱的道理。当下细细讲解起来。

  林海屿作为很有希望考上进士的举子,才学是很不的。《大学》中小小的一段,被他引申出几个典故,出自哪里,信手拈来。

  林若谨听的入了迷。直到三叔讲完,还意犹未尽。耳边不期然响起林若拙意味深长的话:听一听三叔讲的书,你就明白同样一本书,由不同的人来讲,差距在哪里。

  他深深的垂下了头。想起大伯给若愚大哥请,蒙学结束后,写了好些帖子给名家大儒,托他们介绍有为之师,千挑万选了一位。那位后来高中二甲,进士及第……大伯又托了好多人情,将大哥塞进一位大儒门下……

  “若谨?”林海屿纳闷于侄子的沉默,温和的唤他了?垂头丧气的。”

  “三叔。”林若谨抬头,定定的看着他,眼中有着不符合年龄的忧郁三叔,侄儿说不懂是骗您的。这段书,刘夫子讲过。”

  林海屿挑了挑眉,没生气,兴味十足的反问哦?那若谨又是为来问我?”

  林若谨犹豫了一会儿,道三叔,我想听您讲一遍。刘夫子讲的,和您讲的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林海屿端起茶盏。

  “您讲的,我听着很有意思,记得也牢。刘夫子讲的,我听了想打瞌睡。”林若谨认真的回答。

  林海屿板了脸胡闹!你这是在挑剔夫子?”

  林若谨不被他的脸色所惧,一字一句的问道三叔,难道学生不可以挑夫子吗?如果是这样,为当年大哥上学,大伯要写那么多帖子,备那么多礼物,见那么多人?”

  林海屿冷声道若谨,这话你说地方了,你该去找你的父亲。”

  林若谨失落的低下头,道父亲,有父亲的难处……”顿了顿,他祈求道三叔,我不敢麻烦您,只希望三叔能指点我一些书籍目录,也好让我知晓,除了《四书》,我还该再读哪些书?”

  林海屿不置可否口气不小,难道《四书》你都吃透了?”

  “没吃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