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霭 第二十三章 华丽的谢幕(大结局)
有的一切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在这一刻,但凡认为这种战略过于危险的人都会被看作是怯弱、无能、没有大和民族的劣等人。

  十年,裕仁和他的心腹们迫切希望在下一个十年里完成这项伟大计划,然后等待,等待一个适当的契机再一次踏上扩张之路。东亚诸国皆是这条道路上的最佳牺牲品。

  ※※※※※※※※

  苏俄,莫斯科。

  美国和苏俄结盟?这两个不同体制的社会犹如水与火一般互不相容,但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下,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地。

  早在1928年沙俄政府垮台、控制俄国西部的苏俄政府成立之后,莫斯科就开始寻求与国外友好势力的合作,最初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诸国,但同盟国在俄国内战期间对民俄政府的援助让莫斯科感到无比失望和愤恨,他们一方面积极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复经济、发展工业,一方面寻找其他的国际友好势力。革命中的西班牙曾是一个很好的对象,但在革命党派和保王派妥协并组建联合政府之后,这个国家依然处于同盟国的强大影响之下。

  随后,从最基础的双边贸易开始,莫斯科与华盛顿,两个国土辽阔、潜力巨大的失意者开始了他们从陌生到接触、从相互提防到互相信任的合作。

  一东一西,两个体制截然不同的国家,因为共同的旧敌和巨大利益的驱使,他们可以暂且放下观念上的分歧展开跨越思想界限的合作,内容也逐渐涉及工业、经济、军事以及高尖端技术等领域。

  渐渐的,美国战机上开始出现苏俄设计师的风格,而苏俄的坦克则用上了美国制造的火炮;在美墨边境冲突中,部分美方伤员竟得到了来自苏俄的国际医护人员照料,而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的扩建工程中,美国工程师指挥着俄国工人日夜赶工……

  当世界迈入20世纪40年代之时,德国仍是这个星球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经济总量超过各国之和。殖民地和军事基地遍布各大洲,但他们对比其他国家的优势并没有呈现出继续扩大之势。在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和工业规模已然恢复到1924年前的水平,军队数量非常有限,却已经基本完成了新装备的列装工作,海陆空军在近年来的美墨边境冲突中表现出的战斗力已不可同日而语;在经济和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苏俄的军事力量比1928年鼎盛时期的沙俄政府更加强大,其陆军规模超过300万。已经成型的海军四大舰队不断得到扩充,苏俄海军正从纯粹防御型向远洋型转变,空军规模和装备水平均在快速提升。

  ※※※※※※※※

  1941年5月20日,北非,利比亚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最荒凉的一部分)。

  “这还没到盛夏,阳光就这样炽烈,我的天啊,整年在非洲生活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隆美尔将军,我越来越佩服您了!”

  说话的是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胖子,那身原本笔挺帅气的元帅军服在他身上却显得非常臃肿。他整个人正舒服的陷在一张大靠背椅子里。面前还摆着一杯还在冒泡的冰啤酒,看起来惬意地很。

  在德国,这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老胖子”。奥利冯卡恩伯爵,陆军元老,大十字勋章获得者,也是德皇威廉三世最信任的将领,担任德国陆军大臣已经超过16年。

  这里,是一座设施完善的大型地下工事,周围地布置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某个火箭基地的观测中心,从通风口吹来的凉风让人完全感觉不到烈日带来的热度,尽管外面的地表温度已经攀升到了40摄氏度。

  坐在老胖子右手边的,是一位年纪要小上十岁、身材偏瘦的陆军上将。埃尔文隆美尔,陆军上将,现任德国最高统帅部首席参谋官,在德国同样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