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2章 与子偕行
��。

  他带着数千将士去死地,去重生在这个时代最为凶险的一战,是他自己的选择,是想为整个民族留一丝元气,无关财富也无关荣耀。整个车队里的数千人,就算尽皆战死,能在未来的英雄纪念牌上留下名字的,可能也不会超过十人,甚至,包括他刘浪在内,无人有资格。

  更多的可能,只是在战史上留下这么一句:第23集团军两步兵团,自两名上校团长以下数千官兵,于松江一役,尽墨。

  可是,他们依然这么选择了,和刘浪做出的选择一样,马革裹尸,只为祖国和民族,不为荣华富贵,不为青史留名。

  但他们这样选择,绝不是让人嘲讽的,而且是曾经在淞沪前线和日寇血战过的战友,他们曾经的战斗,亦是激烈悲壮。

  如果不是战时,依照刘浪的脾气,一定会下车,打服这些刺头兵,让他们知道,之所以在整个大撤退的浪潮中,他能逆流而行,那是他够强,独立团够强。

  唯有拥有最坚强意志的军人,才敢选择忘记死亡的恐惧,向着死神镰刀挥舞的方向,逆流而行。

  可是刘浪也知道,他必须忍。通过方才172师的精神状态,他已经知道,第21集团军全军已经到了一个极为危险的边缘,一个引子,都有可能会导致这支心理已经压抑到极限的大军彻底崩溃。

  陆军少将满脸歉意,但却也无可奈何,他是172师副师长,可不是后面这几个步兵师的指挥官,况且,就算人家给他这个陆军少将面子,但,路,人家让了,物资也搬开了,你总不能让人家连个牢骚话都不说了吧!

  直到,刘浪看见一名被摆放在路基边上的一名伤兵在车队经过的时候,徒劳的闭上眼睛来抵挡车轮激起的灰尘,他甚至连闭上眼睑,都有些费劲。

  刘浪彻底被怒了,手一挥,命令车队全体停车,跳下车,大步走到被放在担架上的伤兵面前目光死处一扫,厉声质问道:“这是谁干的?”

  可能被刘浪的威势所摄,也或许是一个陆军上校外加一个陆军少将的军衔足够高,一时间没有人回答刘浪的话。

  “我见过很多军队,中央军,川军,西北军,晋军,东北军包括日军,他们有的战斗力强悍,有的战斗力稀松平常,像我们川军,很多人因为喜欢抽大烟被你们戏称为双枪军,甚至有的因为装备差被称为叫花子军,但他们共同的特征,包括被我们称之为鬼子兵的日军,从未抛弃过自己负伤的战友,哪怕是背,是抬,也要把他背回去抬回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将他遗弃在大路边上。”刘浪的声音犹如金石,说得一群21集团军官兵们面如土色。

  “长官,他要死了,医生说没办法了!”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传来。“我们只是想,让他躺在一个干点儿的地方!”

  一名身形瘦弱的士兵抹着眼泪站了出来,想来,将受伤的战友放在这个地方,他也是不愿意的。可是,他应该也是没力气了,尤其是在这样的状态下狂奔三天后,不愿意把即将死去的战友放在冰冷潮湿的泥地里,那只能放在还算干燥的公路边上了。

  刘浪知道,这只是遗弃伤兵的开始,随着地面上的日军开始追击,天上的日机不间断的开始轰炸,当溃退不可避免的来临后,遗弃伤兵的行为会越来越多,不光是21集团军,几乎是整支淞沪大军,高达十万的伤兵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死亡在那两条只有300公里的公路两侧。

  本来,他们是可以回家的;本来,他们在伤愈之后是可以归队的;本来,他们是有机会继续朝凶恶的日寇射出自己枪膛里的子弹的;本来,他们是可以成为一支军队的骨干力量的。

  但,他们没了这个机会。统帅部的失误,战友对生的渴望以及军心的溃散,让他们失去了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