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剖心
�走。

  青砖面被雪盖着,夹道里面静悄悄的。走得久了,有点子瘆的慌。皇帝没话找话说:“你不是想知道朕为什么留着朝歌吗?”

  蘅言“哦”了一声:“奴婢只是好奇,万岁爷是万金之躯,想要哪个女人不能要?何苦为了个前朝公主同自己个亲兄弟闹僵的?”

  这话说的可真难听,皇帝听到耳朵里,只觉得难受:“你的意思是,朕吃饱了撑着,没事儿找事儿?”

  蘅言忙请罪:“奴婢不敢。”

  “那就是觉得朕应该将朝歌让给兰轩?”皇帝不依不饶。

  蘅言几乎要举双手投降,苦笑着回复:“奴婢也不是这个意思。奴婢只是觉得,万岁爷是一代雄主,自懂得如何权衡利弊得失。不是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么,若失去一个萧朝歌,能得到一个如虎添翼般的亲兄弟,主子爷为什么还要强留着萧朝歌呢?再说了,万岁爷自己也说了,您不喜欢萧朝歌,既然不喜欢,就算是将她送给宝亲王也不是不可以的呀!”蘅言这种一想问题就自动代入福尔摩斯思维的破毛病又犯了,压根儿忘了前面儿走着的是说一不二的九五之尊。她将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删繁就简,排列组合一番后,又说道:“除非,万岁爷又什么别有用心的目的。”

  皇帝:“……哼!秦蘅言,朕不知道,你越发会揣摩圣意了。”

  蘅言哭丧着脸,纠结死了:“奴婢该死,管不住这张嘴。”

  这话猜得不错,皇帝心里面其实是有点儿得意的,不过——能猜出来就算了,非得说出来,就不是什么好习惯了。

  两人到了寿康殿的时候,刚往里面传了信儿,太皇太后竟然拄着拐杖出来了,瞧见皇帝就大声责骂:“澜珽!你是被痰迷了心不成?为个女人,竟然连自己的弟弟都折磨!那龙椅坐了几年,脾性越发见长了不是?”

  蘅言都替太皇太后捏把汗,幸好崔吉祥早有准备,除了几个贴身服侍的人外,其余的下人早就遣散了出去,要不,这皇帝的天威就这么被糟蹋了,以后皇帝还怎么在臣工面前立威?饶是太皇太后这样明事理的老太太,在亲孙子哭泣委屈面前,也还是乱了阵脚。

  皇帝不慌不忙的将手里的伞交给蘅言,亲自扶着太皇太后往殿里走:“老祖宗说的是,孙儿糊涂,此番做的事儿确实欠缺考虑,还望老祖宗别放在心上,没的伤了身子,孙儿就算以死谢罪也不为过。”

  太皇太后一阵儿气缓过,刚平息了下,又瞧见了歪歪斜斜跪在地上不起的宝亲王,那好不容易硬起来的心肠又软了下来:“你既然已经知道自己不对,还不赶紧趁着小错虽有,大错未犯的时候亡羊补牢?”

  皇帝心里直翻苦水,却只能保持着面上的平静。自从先帝爷驾崩后,这世间的人,他以为唯有老祖宗还能懂他的所思所想。当初攻下后梁的都城,他一道旨意下,几乎屠杀了半个京师,民间怨声载道,朝中反对着居多。是太皇太后主动提出为前朝皇帝在东都洛阳建帝陵,并亲手上了第一柱香。

  后来他励精图治,百废俱兴,百姓早已沉浸在新王朝的幸福中,早就将旧王朝忘到哇抓国去了。

  他曾一度以为,这世间,起码还有老祖宗懂他。懂他屠城,不过是屠杀皇室和佞臣高官,不过是为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如今想想,老祖宗呀,毕竟是老了,又一味宠着兰轩,将他宠到无法无天的地步!

  皇帝在太皇太后下首坐了,命蘅言随侍身边,朝太皇太后行了礼,神色黯然:“老祖宗也觉得孙儿强留朝歌,是孙儿的错么?”

  太皇太后还没来得及发话,宝亲王就哭着向太皇太后请话:“皇奶奶甭替兰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