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元及第
受到了消息,知道了王宗元家的具体地址。

  刘旭决定去拜访一下王宗元。刘旭先去偶园街集市,挑了几管宣笔、一封宣纸和一块端砚作为礼物,在他想来王宗元一介文人,自是应该喜欢这些文房用品。刘旭有求于人自是不能太小气,这些东西足足花了刘旭五贯钱。要知道这时宣笔、宣纸、端砚,可都是各自行里的最好的。要是以前刘旭就是把家里东西都变卖了,也买不起啊。不过现在刘旭也算是小有资财了,既然求人办事儿,这钱还是该花的。

  王宗元家位于城西北宫巷,挺僻静的一个巷子。

  刘旭来到王宗元家门前,一处不大的院子,大门闭着,两只古朴的带着铜绿的门环,显示着古宅的年岁。刘旭拿起门环拍击了几下大门。

  王家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约莫八九岁样子的梳着两只总角的垂髫少年探出头来,脆生生的问:“你找谁?”

  “是王宗元王世叔家吗?”刘旭问道。

  “是啊!不过叔父这几天出门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听到王宗元不在家,刘旭不禁有些郁闷,不过既然来了,就拜访一下吧,便问道:“家里有大人在家,我既然来了,就拜访一下吧。”

  “那请进来坐吧,我大哥在家呢”,少年年纪虽不大,谈吐倒挺成熟,看来自小受过不错的教育。

  王家小院是前后两进的,少年领着刘旭来到前厅坐下,刘旭将提着的礼物轻轻的放在旁边。

  那垂髫少年让刘旭稍等一下,自己跑向后院去喊人。

  刘旭打量着屋子的摆设,墙上挂着几张字画,墙边条案上摆着几只瓷器,屋子虽然有些旧了,但更显出得一种古朴、雅致之气。

  刘旭正打量呢,听到脚步声响起。刘旭抬头一看,见一个眉清目秀约十四五岁年纪的少年,进的屋内。

  “世兄来访,曾未能迎候还请赎罪!”少年年纪不大,待人接物倒是很熟络。再说人家提着贵重礼物,口中说来拜访自己叔父,当然要好好招待。少年也是识货之人,一看那些只砚台和那封纸笺,就知道是最好的端砚和宣纸。

  “在下冒昧来拜访王世叔,未成想王世叔不在家,叨扰了,还望见谅。”见少年答对文雅,刘旭也不得不文雅一些。

  “在下王曾,宗元公是在下叔父,敢为世兄高姓大名。”

  “王兄幸会了,在下刘旭,先父宇成公是王世叔至交好友。”

  “原来是刘世兄,世兄客气了,曾如何当得你世兄称呼王兄,世兄年纪别我大,就呼曾为大郎吧。”

  刘旭听到王曾说出姓名后,隐隐约约,好像这个名字很熟悉的样子,脑中急急思索后世看过的宋朝史书。忽然刘旭一震,猛地记起,王曾不就是那个年仅二十便连中三元的牛人嘛,并且是宋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中三元还当过宰相的人。

  整个浩浩一千四百多年的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而又做过宰相的,就只有宋朝的王曾和明朝的商辂两个人,其牛掰程度可想而知。只是不知道眼前这个王曾是不是哪个王曾?毕竟这个名字太普通了,很容易重名的。

  刘旭记得,史书记载王曾师从于名师张震。而民间传说中张震那可是相当厉害的人物。

  相传“扶摇子”陈抟一生就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是记名弟子种放。种放仅仅得了陈抟所传皮毛,进入仕途,就官至北宋工部侍郎。他的另一个徒弟就是晚年所收的嫡传弟子张震,陈抟非常喜爱这个弟子,几乎把一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张震。只可惜张震生姓比陈抟还要懒散,根本无心于仕途,所以世人几乎不知道陈抟老祖竟然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