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筹备酒坊
�天中秋你不来了呢!你那小酒坊折腾的咋样了?好好一个书生,不好好读书靠科举,却学人家经商、开作坊,真是有辱斯文!”

  刘旭跟崔老每天下棋,早已熟络,说话早就没了顾忌,便道:“您老抬爱了,我就读过几天书,算不得读书人。再说,我总得养家糊口吧,开家酒坊咋就有辱斯文了?”

  崔老笑骂道:“本来一个聪明小子,就是不用在正道。自古士农工商,商人居末。放着读书考试这条光明正大路子不走,非得用在歪门邪道上。跟你下棋一样,净走偏锋。”

  崔老这几天常跟刘旭下棋闲聊,刘旭在他面前洒脱自然。如今很少有人能在崔老强大气场面前,能像刘旭这样做到谈笑自若。刘旭来自后世,能跳出时代的桎梏去看待问题,经常能说出一些发人深省的看法,有时崔老当时不觉怎样,回去后想想,却越想越有理。待到后来崔老让手下去调查刘旭,发现如今流传青州的算盘和烧酒,竟然是刘旭发明的,不禁对刘旭的聪明又高看一眼。所以,崔老才对刘旭不好好读书,却去开酒坊的事情很不认同,觉得好好的一个聪明人,没有用在正路上,不禁有心劝谏。

  “崔老这句话就不对了,从商怎么成歪门邪道了呢?圣人有云,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圣人亦不曾轻视商人。就如我大宋,南北东西出产各不相同,若无商旅贩卖,货不能通南北,物则不得尽其用。南人无车马皮革之用,北地无丝绸茶叶之便。可见商业对大宋实是很重要的,无商我大宋便难以国富民强。”刘旭是少有敢直接反驳崔老的人之一,且敢直接说崔老不对。

  崔老倒不着恼:“本想劝你好生读书,你倒满口的歪理,下棋!”崔老想想刘旭的话,倒是很有道理,自己家族本来就有无数生意,自然明白商业的重要姓。这个年轻人,想法到有些特别,倒是个人才,以后多考察一下,崔老不禁想到。在农耕社会,很少有人能这么清晰的看出商业的重要姓。在官本位的时代,权力是最重要的,对个人来说,读书出仕也是获得社会地位的最佳途径。但从宏观角度看,商业确实对促进国富民强至关重要。

  两局对弈,崔老、刘旭各赢一局。刘旭决定回去,崔老还未尽兴。

  “刚下起兴就要走,再对弈一局,我刚想出几招棋,这局没用上。再来一局,让我用上保准能赢你。”

  “你老爷子这么大年纪了,也该到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年纪了,下个棋咋还这么争强好胜。”

  “废话,下棋当然为赢,你小子怎么没有进取心,还‘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你小子想当隐士啊。告诉你,那些跑去上里当隐士的,都是些没本事的人。赶紧下棋。”

  刘旭只得又跟崔老对弈一局,不过这一局崔老虽连用了几个奇招,却还是刘旭赢了。

  刘旭不禁得意的道:“看着了吧,存一颗平常心,不去刻意追求胜败,才能无往不利,这叫无欲则刚。”

  “让你小子侥幸赢了,哪来那么多说道,不过刚才你那两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倒是写得有些才气。今天晚上的南阳诗会你去不?看你倒是会做几句歪诗,不妨去做几首诗词,让大家品评一下,说不定还能挣个才子名头。”

  “诗词我是不会做的,诗词本为陶冶情艹,存了攀比之意便落了下乘。诗会本来我是不想去的,不过我的酒坊马上就要开张了,还没找到人题写匾额,我想去诗会看看能不能找个人,给题个匾额。”

  “听你这话前几句,倒是显得自己高雅,后几句直接暴露你的本姓。好好一个诗会,你却是为了去给自己小酒坊找人题字,真是有辱斯文。”

  “我在崔老你眼中有辱斯文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不差这一回。要不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