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节、柳暗花又明
��大家才真正的理解为什么张皇帝喜欢喊对方小日本。不提那个停靠了靖海号与安宅丸就没有空余位置的码头,也不提整个和渔村也没多少区别的市集,就说这位征夷大将军居住的主城吧,你在个土丘上边垒一个地主大院也好意思说是城堡?这次就连一直都很稳重的吴远都想吐槽了,实在想不明白这么一个国家凭什么要和他平等交往。

  “国家不应用强大与否来进行评判,而是要看他们是否值得我们进行交流,哪怕这个国家还处于原始社会,但只要我们能通过对话与贸易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那就有必要给予应有的尊重!”

  当车驾行驶到江户城的门前时,海军的先遣人员已经迫不及待的登上了安宅丸号,这艘原本是明末亚洲第一巨舰的战舰,一直都是大而无用直接体现,但它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因为这艘船的出现,让日本各地对德川家有异心的大名,只得暂时收起造反的念头,甚至许多小一些的大名直到被削番也没敢反抗。这恐怕是这艘船最重要也是唯一的用处——战略威慑!

  可惜现在的日本人不懂这个词,就算他们懂在看见靖海号之后,多少也明白自己的王牌已经没用了。与此同时也有一群日本人在靖海号上指指点点,他们都是德川家水军的精锐,自然是比保科正之更懂行,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自己不仅是在造船技术上落后于中国,而是在海军这个整体性的领域里,完全处于下风!哪怕他们并不情愿承认这个事实,但现实摆在这里,不由他们不承认。

  如果说以前在和郑家舰队对比的时候,只是船只与航海经验稍有不如(其实差距极大)。那么现在看来郑家那种海盗式的海军和这种正规军也是有着云泥之别,有差距才会有动力,以他们的水平还无法发现中华海军强大的根本,但这无法阻止他们胡思乱想的揣摩。

  与日本人不同,中华海军的参观人员一开始就分工明确,每个不同岗位的人员都对应着自己的职责进行考察,从人员素质到专业水平、装备情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这艘排水量高达1500吨的海上城堡,的确比旁边纤细的靖海号看上去威武雄壮,可这并没有什么用处,不懂行的日本人还能自吹自擂一下,中华这群水兵却从一开始的肃穆表情慢慢地变成了不屑,什么叫大而无当?这就是了!且不说这么大的船上没几门炮,就瞧日本人的火器水平,被很多日粉吹嘘为制作精良的种子岛火枪,在这些军人的眼中不用说和中华的现役装备去比,就是前明的鸟枪也不比它差,火炮就更不用说了,哪怕是明朝的火炮都甩日本人几条街,至于船只的机动性更是连看都不用看,中国也曾制造过巨型木帆船,而且船的长宽比例也不高,但为了推动宝船前进,可是设置了12张船帆!日本人却让他这种级别的船靠人力前进,真要是打起仗来中华的战舰只需要顺风游走,就能累死日本人,根本连开火都不用。

  若说安宅丸有什么优点的话,也就剩下船比较新,坚固程度尚可,能抵挡几轮实心炮弹的攻击,尤其是火器少,弹药殉爆的可能性也比较低。堵在海峡等狭窄的水域可以欺负一下没什么火炮的日本本土战船,其实在这些中国海军眼中,这艘船与其说是战舰,还不如说是一艘可以移动的海上堡垒,当然前提是火炮的布设数量要翻三倍,关键位置还要铺设装甲并进行结构补强。

  放下对安宅丸的品评不谈,姜田倒是在外交领域有了全新的收获,可能是有感于江户城的防御能力过低,德川家秘密的提出了购买十门红衣大炮的请求,用于加强江户城的防御能力。虽然比不上军舰订单那么诱人,而且这个交易咱们还有荷兰这个竞争对手,但苍蝇再小也是肉,至少先将这个订单抓到手里再说。而且姜田也明白,德川家之所以会购买大炮,很大可能是不希望这些火炮流入反对派手中,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军工生产能力已经今非昔比了。

  此时的幕府将军是德川家光,这是一个办事有些魄力的人,就是在其任上完成了日本的锁国政策,也基本奠定了后来日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