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海上南泥湾
�床号准时在清晨五点半吹响。被起床号叫醒的干部们,进行简单的内务整理之后,便身穿海洋迷彩服,腰扎武装带,脚踩体能训练鞋,迎着朝霞,高喊“消灭鞑虏,恢复中华。”步伐整齐的列队走上中转站操场。

  这是陈御特别为军政训练班制定的训练大纲,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六点之前进入训练场进行热身,热身后进行一小时的训练。

  七月初东海小岛的早晨,天气还不是很热。简单的热身活动之后,一百多号干部神饱满斗志昂扬,整齐的在操场排成了几列长横队,王谢堂和云澜也站在队伍之中。先遣队规定不管是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全都必须参加军政训练。只有男人四十五岁以上、女人四十岁以上才得以免予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则不分男女老少,一律不得缺席。

  训练场北面就是明兴岛海湾,陈御迎着海风笔直的站在队前,眼睛从队列前扫向队列之后,队列中每个人的肌肉全都不自觉的绷紧。她大声的喊道:“科目。”

  “哗”的一声,全体人员立即立正,像标杆一样站得笔直。

  “班队列。”说完,陈御举手敬礼,说道:“稍息。”

  接着陈御下达科目内容,提出训练要求,要求各班每名同志轮流做指挥员,学习指挥队列动作,然后便命令各班人员带开,分别开始练习。

  “一二一、一二一……”一排排队伍开始在操场上面涌动,口号声震天般响亮。

  上午,中转站操场上继续是龙腾虎跃,山下的海湾一艘渔船静静的离开码头,吴胜吴老大亲自操船带着吴林云和几个渔民驶向不远处的青浜岛。一路上吴胜指挥渔民不停的撒,一鱼虾不断的出水,还没到青浜岛,预备好的鱼筐已经全都装满。

  为了迎接亲王号归来,晚上食堂组织会餐,云澜让吴林云多多的弄些食材。蔬菜不需要担心,明兴岛有十多亩蔬菜地,采摘由管理食堂的书丛组织。吴林云这是到周边小岛搞些副食品。

  明兴岛周边的无人荒岛,全给农业组放养了大批的兔子和山羊。虽然有人建议放养猪,但遭到强烈否决,因为放养猪,一年之内是吃不到肉的。这么长的时间,大部队早就到了台湾岛。不过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恶趣味,农业组最终还是在东福山岛放养了四头小猪。除了明兴岛之外,东福山就算这一片最大的岛,岛上可供猪食用的东西还是有一些。

  青浜岛在明兴岛的东面,上面本来也住有十几户渔民,不过现在几乎成了荒岛。吴林云在青浜岛放养了十对兔子,还有二十只羊。兔子和山羊的放养已经将近三个月,抓几只兔子和山羊问题不大。

  吴林云选择来青浜岛,主要因为青浜岛的滩涂上长满了大片海草。在海草丛中,农业组的同志放养了00只缙云麻鸭。身形娇小的缙云麻鸭健壮活泼,容易在海草丛中钻来钻去,追逐起小螃蟹来也格外敏捷。

  不过鸭子长期在海里、滩涂上活动,盐分和淤泥沾到它们的羽毛上,粘乎乎的很不舒服,对鸭子的身体、卫生、生长也不利。中转站专门在岸边一块避风的地方,搭建了一个一米高的鸭棚,鸭棚边上还挖了一片大池子,引来淡水。让赶海回来的鸭子们能喝上口清水,再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干干净净回鸭棚。

  一上青浜岛,吴林云就直奔鸭棚,老张头远远见有船往这边驶来,早就站在鸭棚门口等他们。

  老张头花白头,满脸沧桑,上去年纪很大。据说吴胜他们来东极之前,青浜岛上就老张头一人居住,他无儿无女是个孤老。这里建起了鸭棚之后,老张头就自告奋勇的在这里护鸭子。不过王谢堂一直对老张头的过往经历很是好奇,他嘴说是福建人,福建口音却也不地道。

  “唉,老张头,这里给你送上粮食,还有一壶酒。”吴林云很是亲热的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