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远东华复洋行
  更新时间:202-0-29

  五月十五日,金融贸易组古务生、安盛、申辰等人从舟山华复公司移师上海虹口区,古务生早就在金山路盘下了一家火锅店。金山路所在地区就是以前的美租界。金融组的穿越,准备就从这里开始。

  六月一日,东极岛物资时空转运稍稍得空,范华便携带时空机器,与古务生、王谢堂、汤木曜、蒋理、朱阳霓等人会合,从金融贸易组在金山路的大本营出,通过时空机器一起穿越到上海。安盛和申辰等人留守20年。

  安盛是天津人,今年才0岁。他中学毕业后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出家做和尚,后来被师傅送到上海佛学院学习。佛学院快要毕业的时候,安盛突然和尚不做了,天天混上海证交所。在股市中他捞了一大笔,于是就搞起了金融投机,同时成了白主席的至交。

  蒋理今年2岁,江苏省连云港人,刚刚从某大学毕业,正在实习。他精通地理和历史以及各地人文风,涉猎饮食,机械制造。

  朱阳霓24岁,男,哈尔滨人,是语天才,心理学硕士学位,熟练掌握英法日俄语,以及拉丁语。他身高一米七五,长的漂亮,上去有些混血的感觉,最棒的是能以男女两种声音,很自然的讲话。

  这次穿越因为朱阳霓要以女性身份出现在十里洋场的交际圈,所以他专门去美容院用电针除毛的方式,除去身上所有的毛。

  54年的黄浦江水流湍急,浑浊不清。上海港就静卧在黄浦江的河湾处。

  不远处的上海县城还牢牢的控制在高举“大明”旗号的小刀会手中,清兵在周围与他们激烈对峙,每天都生大小战斗。

  苏州河两岸的外国租界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依然是那么繁忙,蜿蜒的河岸停满了各式船只,江中心耸立的船桅杆如森林般密集,江岸上也有一排排错落排列的储物仓库。江上,船画有眼睛的小划艇和小帆船穿梭不停,江畔留着长辫子的船工、搬运工、小摊贩等,还有买办整日的异常忙碌。

  穿越到54年的上海美租界,到金山路那家店面的位置上还是民居,里面住着一家清朝时期的同胞。古务生和王谢堂、范华等人顿时放下心来。只要这个地段还没被洋鬼子占住,那就好办!

  他们找了家旅馆稍稍安顿下来,就以美国公民的身份前往美国领事馆拜访马辉领事。

  古务生等人来到美国领事馆门口,整了整西装,扶了扶礼帽,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向门口走去。

  两个印度大胡子门卫注意到了一群长着东方面孔的人走了进来,但是他们到古务生他们全是一身绅士打扮,走起路来从容不迫,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辫子,直接就将他们放行。

  古务生十分淡定的朝两个阿三点点头,带队径直向里走去。

  “笃笃笃”

  “请进。”

  美国领事马辉正忙着批注一份文件,他头也不抬的话让古务生等人进来。

  放下鹅毛笔,一抬头,马辉十分惊讶的到房间里面多了几个绅士淑女模样的东方人,而且还是操着一口流利英语的东方人。

  他眼里不免闪过一丝鄙夷,直接问道:“请问找我有什么事?”

  “哦,我叫务生.古,来自大洋彼岸的旧金山。”古务生用纯正的美式英语进行了自我介绍。

  “你不是清国人,也不是临近的高丽人或日本人?”

  “领事先生,您说笑了。”古务生听到马辉的疑问,十分从容的出示了自己的护照,“我的祖先是中国人,但我是一名美国人。我的先辈早在654年就从中国移民到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