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船厂(上)
�过去完全不同。”

  兰海详细的向白宝湘作了说明:“过去造船,铆钉时代讲究的是整体制造;焊接技术普遍应用之后,为了提高效率,追求的是分段制造模式。但现代造船是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壳、舾、涂一体化,造船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如果单纯个体去学习,即使每种工序都有人,也只能是学到皮毛。”

  白宝湘用手敲击桌子,沉吟了一下,说道:“我明白你们的意思,如果不全进程操作,很难掌握现代造船模式的精髓。有了自己的船厂,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试验、研究在异时空如何造船。”

  林有德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白宝湘很爽快的同意了林有德的建议,先让古务生先与船厂老板进行意向性洽谈,等到金融组攫取大量资金之后,才把工厂全盘接受下来。

  在船厂办公楼前,挂着一个长长的横幅,“热烈欢迎钱水廷总裁参观访问!”

  林有德、李央、兰海早就在那儿迎接白宝湘和钱水廷。钱水廷一把握住兰海的手,笑着说:“兰总啊,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今天我是特地来向你学习的。”

  兰海今年岁,湖北人,五月底加入到穿越团的行列。接到战舰设计任务,兰海先考虑,战舰的设计必须要满足海军对该型战舰的要求。

  根据穿越团的战略构想,在穿越初期,占据台湾低调种田,力争与欧美列强保持和平共处,避战但不畏战。设计建造的战舰是为五年之后控制东亚海域做准备。

  兰海认为,作为我们的主力战舰,初期的亲王号已经足以担负大用。当时欧美列强的战船全是铁肋木船,27机枪完全可以横扫一切,就是57舰炮也能横行0年。

  我们军舰的设计思路就要瞄准到,能轻松对付65年的欧美主力战舰。设计建造的战舰与65年的欧美主力战舰抗衡,要毫无压力。我们用现代工业技术建造的战舰,应该能够在异时空服役使用三十年以上,就是到5年也不落伍,还能与欧美战舰抗衡。

  兰海推翻原先仿常德舰的设想,提出建造两艘装甲巡洋舰。装甲巡洋舰虽然成本较高、航速相对不快,但是却有强大的生存力,可以胜任未来主力舰的角色。因为穿越吨位的限制,兰海把这两艘装甲巡洋舰的吨位定在000吨左右。

  在对执委会的报告中,他写道:我们战舰的火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往往是短板,如果我们的战舰不能经受住欧美列强的炮火,那只要中上一炮,就是悲剧。

  执委会经过多方研讨,同意兰海的初步设计。林有德对这个方案大加赞赏,他认为制造装甲巡洋舰不但可以满足海军的需要,还能够培养锻炼我们自己的造船队伍。

  在得到执委会的批准之后,兰海开始了战舰的详细设计。他还是根据常德舰的结构图进行,把长度放大到0米,宽度放大到2米。标准排水量增加到2700吨,满载排水量控制在000吨以内。加装的水线装甲带厚度为00mm,中部设置50mm装甲甲板,覆盖机舱、油舱与弹药舱,与侧舷装甲形成封闭的装甲盒结构。

  安装合适的民用雷达设备,配备老式导航设备。

  武备系统根据军工部门的计划,艏艉各有一座主炮炮塔。上甲板平台沿两舷装备前、中、后共六门副炮。前后两个导弹架的位置预定先安装75炮,如果导弹研制给力,以后再改装导弹射筒。

  在设计舰船动力装置的时候,兰海考虑了半天。

  穿越团能够使用的舰船动力装置主要有:蒸汽轮机动力装置、柴油机动力装置、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兰海知道军舰动力方案最好采用燃气轮机。

  美国的lm2500+燃气轮机的额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