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杜南岛(上)
强不息”;“自助者天助之”这两句话每天都被疍民提起。倪阿水还经常哼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到了六月份,厦门追查小刀会余党,追查到郭老大头上,倪阿水找到英国教会的希斯洛普医生,才把郭老大保下来。为了不连累其他疍民兄弟,郭老大和倪阿水召集一些兄弟,连夜悄悄离开鹭江,来到琉球。他们三十多人占据杜南岛,竖起五星红旗,做起了海上的生意。

  事隔三个月,与毛辟在茫茫大海中再次相见,倪阿水等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郭老大本名郭大海,他隔着好远就寻觅他的救命恩人。四月份范华走的时候,他还处于昏迷之中。

  毛辟站在船头十分淡定,m6a4步枪斜跨在肩上,他用闽南话告诉郭老大,范大夫不住这里,她还在浙江那边。

  “这是日月红旗,是大明朝的旗帜。我们和范大夫都是大明朝的人。”他抬头一指船桅上的日月红旗,然后慢条斯理的说道,“如果你们是自己人,就请加入我们反清复明的行列。我是大明朝琉球巡阅使毛辟。如果你们不加入我们的队伍,就请你们离开这里,回鞑子那边。”他手指向台湾、厦门方向。

  两船上的疍民顿时嚷起来了,“我们也是反清的!”“我们早就反清了!”

  郭老大二话没说,跪倒在船上,“反清复明,我郭老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所有的疍民全都跪在船上高呼,“反清复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杜南岛就是日本人所谓的与那国岛,琉球人称是渡难岛。杜南岛海岸线全长约2公里,面积约2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一千。杜南岛最东端之岬角叫东崎,最西端之岬角叫西崎。

  祖纳港在岛的北部,紧靠岛上最大的村落祖纳村。傍晚时分,打渔船星星点点停泊在沙滩上,小村子炊烟袅袅。

  “隆隆隆~~~”登陆艇在钓艚船的引导下,直接开上祖纳港的沙滩,船上的大灯照亮了小小的渔港。

  听说来了一艘无帆无浆的大船,还轰隆隆的开上沙滩。不一会的功夫,村子里出来了不少的大人小孩,他们全都跑来远远的热闹。

  毛辟换上明朝官服,怀揣手枪,司马晔也换上了汉家仕女的服饰,陆辉天、吴林云带着荷枪实弹的穿越众,还有手捧锦缎的后勤人员,众人一起上了岸。

  在郭老大郭大海的引进下,穿越众一行,在村头与渡难岛(与那国岛)寨社按司魏瑞麒相见。

  按司为琉球官名,是寨社的长官。寨社是琉球的地方行政单位,也是各个岛屿所固有的官职。杜南岛离琉球太远,琉球国每年只在春秋两季前来收税,岛上的事务全由寨社按司管理。

  吴林云带着后勤人员手捧大批锦缎站立左侧,陆辉天指挥武装人员举枪站立右侧。毛辟拿出黄缎帛书,用福建官话当众宣读文书,渡难岛改名为杜南岛,从今天起归大明朝廷所有,岛上所有居民皆为大明王朝的子民。

  琉球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闽南人风俗习惯的强烈影响,闽南话和琉球语有些相同的地方。在明清时代,琉球国不断向南京和北京的国子监以及福州的琉球馆派遣留学生学习中国的语。琉球的官方语实际上就是“福州的官话”

  魏瑞麒按司的祖先也是福建人。洪武年间,闽人三十六姓奉旨迁居琉球,魏姓就是其中之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毛辟说着就把帛书塞到魏瑞麒按司的怀中。

  “天使容禀,天使容禀!”魏按司懵了,他连忙告知这里归琉球国管辖,万一琉球国主前来追问,怎么办?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