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赚钱(求推荐!求收藏!)
��木匠去了。

  其实杜睿也没想做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只是这几日傍晚,杜睿出府闲逛的时候,发现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将贯穿西市的这条长街走了一半,就看到有三家酒肆,突然灵机一动。想到现在大唐恐怕还没有出现蒸馏酒,否则讲述宋代故事的《水浒传》中武松也不可能连喝十八碗酒,还打死一只老虎。要是高度酒,十八碗灌下去,不要说打虎,连走路也走不动了。

  其实低度的蒸馏酒再过些年就该有了,史书记载,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时,新疆地区便会制作蒸馏酒了,后来太宗破高昌,将蒸馏酒的技术引入了中原地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雍陶亦有“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之名句。李肇的《国史补》也记载有剑南之烧春等等。

  以上是从蒸馏酒的名称来看,从蒸馏工艺来看,唐开元年间,陈藏器《本草拾遗》中有“甄气水”,“以气乘取”的记载。

  此外,在后世出土的隋唐文物中,还出现了只有15~20毫升的小酒杯,如果没有烧酒,肯定不会制作这么小的酒杯。

  这些都充分说明,唐代就出现了蒸馏酒,而先出于西南或西北。之所以没有完全普及开来,估计人们不懂原理,蒸馏的器具不够密实,在蒸馏的过程中许多酒气也随着水蒸汽散发到空中,浪费大,效果也不好,另一个原因高度酒浪费粮食,而温饱问题一直是封建王朝统治者头等大事,直到明末随着技术完善,中国高度白酒才大量流行起来。

  大唐定都关中,中国的西北地区历来民风彪悍,杜睿想来这高度酒应该很有市场,于是也就有了这么一个发财的思路。

  杜睿找到了发财的办法,兴冲冲的将自己闷在书房中,琢磨了好些天,根据前世的一些记忆,再加上自己的重新设计,于是便有了那几张纸上的蒸馏器具原理图。

  再说杜贵,提着钱找到了胡木匠,将那几张图递过去,胡木匠看到这图纸,也是犯了难,先是皱起眉头,左思右想也弄不明白这种形状古怪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但是当杜贵将工钱递过去之后,他也就可不管是什么用途了,杜府这些日子是他这里的熟客,他也曾到杜府去帮着修理过一些家什,和杜贵也算熟识,心中盘算了一下,这些物什倒也费不了多大事,只收了半贯工钱。

  打造这个蒸馏器要用一整天的时间,不过杜睿之前已经吩咐了不着急,杜贵想着杜睿的要求,还一再叮嘱慢点儿没关系,打造时一定要细心,特别不能走气,还把杜睿要求用松木打制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才回到家中。

  次日清晨,天刚亮,兴奋的一夜都没睡着的杜睿便拉着杜贵再次来到那个胡木匠家中,此时胡木匠已经连夜将蒸馏用具做好。杜睿将这个蒸馏器拿起翻看,看到效果比原先自己想像的还要好,他想到单论手工技艺,这胡木匠确实称得上是高明了。

  胡木匠虽然按照杜贵昨日留下的图纸将这个器具打造出来,可他不明白这个东西的用途,他又是个打破砂锅玩到底的脾气,于是一个劲儿的追问。杜贵是真的不知道,杜睿自然也不能告诉他,只是笑而不答,让那个胡木匠心里好像猫抓一样,直挠痒痒。

  离开了胡木匠家,杜睿又让杜贵道附近的酒肆买了百多斤粮食酒。这时候的酒大多接近杜睿前世的米酒和黄酒,酒精很淡,还带着一点甜味,有点儿象香槟酒和饮料。为了取得效果,杜睿还特地叮嘱杜贵要买最好的浪食酒。

  将一应物什都准备妥当了,杜睿才带着杜睿回了家,一到家,也不理杜仲的询问,就拉着杜贵和刘氏进了厨房,将酒倒入自家的铁锅里,然后将蒸具盖在上面。

  “小公子!这是要做什么?”杜贵闻着酒香,顿时食指大动,不过见杜睿居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