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人才涌现
郎卢承庆,负责大唐文官的考核和调动。这两个人,我本来是要留给承乾的,可是他没用上,便宜你了。”

  李治听到两个人的职务后,大喜不已,连忙对李世民进行感谢。这两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啊。大唐的所有官员,都在两个人的笔下,辛苦多年,还真的不如这两位一句话。

  离开皇宫后,李治召见了杜正伦和卢承庆,希望他们能够将郭孝恪调往西域,担任西域副都护;将王玄策调往吐蕃,担任大唐驻吐蕃、天竺特使。两人表示同意,表明如果皇帝同意,就可以任命通过。

  回到东宫后,李治、武媚娘和狄仁杰一起吃晚饭。狄仁杰讲起了大理寺的趣事。讲到大理寺少卿张文瓘(guan)今天得到了提拔,调离了大理寺,当大理寺的囚犯听说张文瓘离开,全都痛哭不已。因为张文瓘才思敏捷,思维缜密,公正严明,不畏权贵,办案只尊重事实,被囚犯们称为“张青天”。今天张文瓘离开,囚犯们为自己的案件不能被张文瓘审理,都是嚎啕大哭。狄仁杰说的这件事引起了李治的兴趣。

  狄仁杰又说:“大理寺有两位“恶人”,一位是周兴,一位是来俊臣。两人都是酷吏,审问犯人手段五花八门。再强硬的犯人,到了他们手里都会招供的。不过两人的为人十分的不好。所有人对二人都是唯恐避之不及。这两个人引起了武媚娘的兴趣。李治知道这两个人,历史上手段狠辣,冤杀了不少人,就连狄仁杰也被他们冤枉过,最后实在扛不住了,还认了供,不过狄仁杰见到武则天后,又翻供了。

  武媚娘想用这两个人,李治进行了劝阻。武媚娘说:“我有能力让他们成为我手中的刀,保证他们不会有其他任何的想法。如果他们不听话,我会立即杀了他们。”

  李治听了武媚娘的话后,也没再说什么。

  长安,蜀王府,岑文本对着蜀王李恪说:“自从那个人和那群人一起走进了太子身边后,现在是深得太子信任,我让他沉默了下来。除非有特别重大的事情,不得和我们联系,那个人将成为我们扳倒太子的一颗重要棋子。”

  李恪说:“让他沉默下来,是对的。太子很聪明,很谨慎的一个人,千万不要被太子察觉到了。关键时候,他有大用。”

  岑文本又说:“最近咱们秘密布置的人——吏部员外郎高季辅频频向我抱怨,在吏部呆不下去,吏部是长孙无忌一党把控的,高季辅保持中立,日子真的挺不好过的。说来也可惜呀,高季辅对咱们的忠心,才学可都是上佳呀,放在吏部确实是可惜了。”

  李恪说:“那就把他也放在太子身边,不过咱们不能露面。”

  岑文本连说好。

  第二日,早朝,吏部员外郎高季辅建议皇帝李世民:“重视基层建设,提高基层官员的待遇。”

  这引起了皇帝李世民的兴趣,马周、各豪族纷纷支持,基层官员有寒门,也有各豪族的子弟呀。

  李世民准奏。并将大唐所有州县主要官员的名单,写在甘露殿的屏风上,随时观看,评定,保证基层官员能更好的服务大唐百姓。

  高季辅的表现,让皇帝很满意,觉得高季辅是位人才,而且高季辅也不和其他势力有联系,就提拔高季辅为太子右庶子,辅佐太子。

  李治召见了张文瓘,他对张文瓘的忠直和才学都十分满意。于是,对张文瓘进行了招揽。张文瓘做为寒门子弟,除了马周的提拔,无依无靠,就对李治进行了宣誓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