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其实,启元家里也在发生重大转折,只是他被瞒住。宝祥做了那么多日子的星期天工程师,看着那些社队办企业校办企业的发展,着实有点心痒。他思来想去,与团团反复商量,要不要跨出实质的一步。毕竟现在手头捧的是一只国企的铁饭碗,虽然吃不饱,却也饿不死,遇到政治气候刮风下雨,这只铁饭碗的能最得彰显。如果放弃这只铁饭碗,万一时局又变,后果不可设想。

  可是,眼前的诱惑实在巨大,宝祥眼看各方面都比自己大大不如的一个旧同事停薪留职后自谋发展,已经挂靠在一家社队办企业里快速发展,有了自己的车床钻床和刨床,宝祥相信自己也可以。宝祥与团团算了好几夜的账,国家规定可以停薪留职两年,如果以那旧同事的发展速度,宝祥觉得自己两年内应该可以赚到不少的钱,这些钱可能足够他下半辈子之用。

  两人几乎是花了半年时间才下定决心,决定拿出原本准备翻盖旧房的钱,支持宝祥停薪留职。团团更是拍保证,她依然捧着铁饭碗,如果有个万一,好歹她还能支撑半边天。于是,宝祥偷偷下海了,于1986年春节刚过,他停薪留职的申请报告活得厂部批准,他私下请厂部帮忙的干部吃了一顿,感谢老友们高抬贵手放过他。同时,宝祥找过去的老同学,现在的小学校长,请老同学帮忙,他挂靠小学办起校办企业。宝祥几乎是从一穷二白开始创业,他甚至没有买好设备的资本,唯有靠自己的一只脑袋,浑身的实践经验,一步一步地白手起家。这一切,启元和宝瑞全都不知。因为宝祥和团团都觉得,若是让这两位知道,这两位必定苦苦劝阻。对于宝祥而言,大哥不啻是他父亲,若是大哥阻拦,他不可能再一意孤行,他不愿伤大哥的心。他希望瞒到既成事实,瞒到他小有成就,那时候大哥只能顺水推舟,甚至认可他的下海。

  -----------------------------------------------------------------------------

  宝祥下海,还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他已经被迫蹉跎半辈子,这辈子最好做事的年龄已经在一场又一场的运动中被消耗,此时他若再不动手自主做点儿事,老之将至矣。即使不为生活,纯粹只是为了对得起自己来这世上一遭,宝祥也要血下海。

  有以往星期天工程师的经历打底,宝祥下海算是顺利,他和一位徒弟质的帮工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事实是,不用宝祥亲自出门找活干,而是活儿追着宝祥求宝祥可怜则个,尽早交货。因此,不免的,团团休息时候也去帮忙出图纸,区区休息时候去做搬运看机器,唯有本本帮不上忙,但她在团团的鼓励和诱导下,很快学会烧饭烧菜,替父母分担家务。遇到爸爸妈妈都在校办厂忙碌的时候,她会得将饭菜装入铝盒,给父母送饭去。自然,团团和宝祥总是对本本烧的菜赞不绝口,本本大受鼓舞,在老长一段时间里,以为自己是神厨一枚。

  很快,一间门面很小的二十几平米小车间就不够用了,宝祥与校长商量了一下,拆掉一截围墙,又建两间平房,门面一下子豁然开朗。于是,宝祥脱离铁饭碗搞单干,也被暴露在众人目光之下。封闭的启元知道,连远在市区的宝瑞也知道了。

  启元退休回家后,一直是有意识地绕着小学走,从不走近小学两百米之内。得知宝祥的小工厂办在小学角落的围墙,启元深呼吸三口气,一个人悄悄了过去。老远的桥头,启元已经看到宝祥小工厂的门面,简陋得很,门口连块白底黑字的牌子都没有。而那块地方启元非常熟悉,抗战后期,他曾经和忆莲、团团一起住在小学的那个角落,看管小学。宝祥小工厂的所在地正是当年他开出来的菜园子,刚刚退下的卢少华副市长曾经假扮乞丐,在那菜园子里摘过辣椒黄瓜。

  启元还是犹豫了会儿,才快步蹭向宝祥的小工厂。站在门口看里面,三间平房很昏暗,朝着小学场的那堵墙上没有开窗,照明和通风全都指着朝向街面的这一侧,着实简陋。因此找人就比较容易,只要找台灯,每一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