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阅读
>
  致命的却是插在小腹上的那枚毒镖。已完全麻木的伤口根本感觉不到疼痛,流出的全是散发着腥臭的紫黑的脓血。发镖者有一个江湖人闻之心寒的名字——毒来无恙!

  他强撑着望向来路,远方的冬归城已成一片火海,映得天空如血般的殷红。“许漠洋,你不能这样倒下,你的爱妻幼子都命丧敌手,一定要报仇啊!”

  此人正是冬归城第一剑客许漠洋,他身材高瘦,虽已是浑身浴血,一双眼却依然如晨星般明亮,胸腹更是挺得笔直。他喃喃自语,强压丧妻失子之痛,努力振作精神,深吸几口气,盘膝调息一阵,这才奋力站起身来,跌跌撞撞,却亦坚定不移地向山顶行去。

  迂回的山路愈行愈险,两边危岩高耸,树荫盈峰,拂过的山风在空谷中犹若铁马铿锵。

  许漠洋越行越高,古朴的石阶青苔丛生。踏上石阶的最后一级,前方蓦然便是一方山腰间的平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汪清潭,一方大石,大石边正坐着一个老道人。瀑声隆隆灌入耳中,更衬得老道面容肃静。

  “大师!”许漠洋来到老道面前,一跤拜倒,嘶声叫道,“冬归城已被明将军大兵攻破,卓城主当场战死,城主夫人悬梁自缢,卓公子领十八亲随投降,却被悬头城门,此时明将军正在屠城,过不多时恐怕就来此处了……”许漠洋虽对冬归城被破早有心理准备,但此刻想到敌人斩尽杀绝的狠毒与痛失战友的悲壮,以他素来的坚韧沉毅,也忍不住泪水盈眶,直欲失声大哭。

  那道人却对许漠洋的嘶吼浑若不闻,仍是垂目打坐。

  山脚下隐隐传来战马的嘶鸣,许漠洋急得大叫:“大师,明将军追兵已至,请教弟子何去何从……”

  他之所以强拼着一口真气不泄,来到这伏藏山,只为了当初与老道立下了城破之时于此地相见之约,可如今好容易来到此地,却仍是不明老道是何用意。

  那老道依然闭目如故,手中拂尘轻动,在身边一个蒲团上轻轻一拂,蒲团应手撞到许漠洋身上。许漠洋但觉一股暖洋洋的劲力传来,身心忽觉平和起来。他暗叹一口气,当此大兵压境之时,重伤在身的他已没有退路,也已不抱突围之念。看着老道的镇定自若,许漠洋索性盘膝坐上蒲团,抛开杂念专心运功,惟求追兵赶来时能再多杀几个敌人。起初尚是百念丛生,渐终觉清风拂体,胸怀缓舒,只听得水声潺潺,鸟鸣啾啾,几乎忘却了刚才的浴血拼杀。

  也不知过了多久,山道上传来脚步声。忽听一人狂笑道:“姓许的,你命可真长,还是让我亲自送你上路吧。”许漠洋睁开眼睛,只见发话那人面相瘦硬如铁,极是凶恶,声音铿锵如金石乱击,正是一剑划中自己面门的“炙雷剑”齐追城。他忍不住要跃起身来动手,老道仍未睁眼,却仿佛预知了许漠洋的心情,拂尘轻轻搭上了他的肩膀。

  一个冷冷的声音从齐追城身后传来,“齐兄你也太厚道了,对一个将死之人也说这许多废话。”

  “穿金掌”季全山双目深陷,鼻如鹰钩,乃是突厥数十年来第一高手,为人嗜杀,爱将活人用掌生生击毙练功。塞外人谈起飞鹰堡的堡主“穿金掌”季全山,无不噤若寒蝉。

  一队士兵手执长矛盾牌,依次上山,团团围在许漠洋与那老道四周。士兵所站方位各守要点,举止整肃:正是明将军帐下亲兵搏虎团。

  一个手提禅杖的胖大头陀笑嘻嘻地立在一边:“阿弥托佛,贫僧千难,刚才未能与许施主过招,如今特来为冬归城第一剑客超度。”

  这个千难乃是少林叛徒,虽是一脸嘻笑,却是无恶不作,专爱奸淫幼女。偏偏此人武功极高,数次令围剿他的武林中人无功而返,最后少林派出法监院院主风随大师追杀千难,千难闻得风声,知道难以匹敌,于是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