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第二二三章 红霞
  她将徐君来视为己出, 因为她晓得, 自己这辈子是不会生育了。

  直到年前收拾行李待动身去渝陪,一面自然是要见到怀瑾的喜悦, 另一面却舍不得起来。

  等火车“哐哧哐哧”地停下来, 又乘了老半天的客船, 这才到了渝陪的码头上, 怀瑾早早便在这里等她,年来了,瑜儿也来了,这在她是不多的喜事。

  “每次都让你行李从简,每次却都带这么大箱小箱, 路途遥远,又是火车又是轮船的,让我如何放心”见董知瑜单薄的身影却拖着这么多行李, 久别重逢体己话也忘了说,怀瑾就这么唠叨起来,又或许, 这就是她们之间最为体己的话了。

  好像她来了很多趟似的,玄武到重庆, 岂是一段好走的路

  “碧青和老徐非让我给你捎了这么多东西,怕你一个人在渝陪饿着冻着似的, ”董知瑜触着了怀瑾的眼睛,又不好意思了,好像七、八年前刚在一起时一样, 垂着眸小声道:“要不是怕拆散人家三口人,小君来我都带来了。”

  怀瑾笑了出来,一手接过她最大的那只箱子,一手牵起她的手,不知是不是应了那句“小别胜新婚”的俗语,这两年每次见面,都觉得董知瑜更加标致了,“我去玄武多好,都能看到了,也不用背这么多的年货。”

  “我想来渝陪走走。”董知瑜嘴上这么说,其实心疼怀瑾,不想她短短两月来回奔波,更不忍她回到玄武触景生情。

  “姑姑一家在美国怎么样”

  “好是挺好的,就是总想让我过去……你要是看到海宁就好了,长得可俊了”

  怀瑾听她左一个君来右一个海宁,想想她可不是到了做妈妈的年岁了,自己是从未想过这些,但能感觉到,董知瑜还是很想有这么个体验的,而她和自己在一起,也就意味着这个愿望终究无法实现,不免惆怅。

  “等……”怀瑾提了个头,却又犹豫了一下,“等时局稳定些了,咱们抱养个孩子吧战争让好多孩子沦为了孤儿。”

  董知瑜没想到她会突然作此提议,愣了一愣。

  “走吧,车就停在那边。”怀瑾牵着她的手。

  晚上傅秋生做东,请这两个曾经最为亲密的战友喝酒,也给董知瑜接风。

  两人从怀瑾的住所步行往酒楼走,慢慢悠悠,只当散步。嘉陵江的江风吹了过来,带来了一阵傍晚山城的烟火气。而渝陪就像一口参差错落的獒齿,不管大街还是小巷,不是在向上爬,就是在往下顺,想看到十米之外的风景,你得再往前走个五米,路还不是直的,停停转转,寻寻觅觅,这一番情巧万端,欲语又还休。

  就想一直这么走下去,忘了身份,忘了时局,忘了责任,有的只是脚下这一丈宽的青石路和触手可及的温度。

  “在想什么”怀瑾问。

  “我有一个奇怪的心理习惯。”

  “嗯说说,有什么我尚未发觉的怪癖。”怀瑾将她的手臂挽得更紧了些。

  “说起来有些太过多愁善感……总会有一些平淡却踏实的场景,当时不曾留意,可在我往后的生命中,却常常忆起,忆起当时当地的气味、声音、感觉……突然会很想回到那个场景里去,见到当时的那个人、那些物。”

  怀瑾停了下来,街巷边不知谁家的矮凳忘了收回去,抑或本就是让行人休息的,她拉董知瑜坐了下去,西天边的红霞从几座吊脚楼的间隙中呈现出来,美得像一幅画儿。

  “跟我说说,你都怀念哪些过往的场景”

  董知瑜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