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部分阅读
是个好美的春天,她忐忑不安地跟着军部秘书走进第七军军长办公室。她记得很清楚,阳光从明亮的窗子照进来,正好照在那个年轻的军长身上。他戎装上的金色徽章发出耀眼的光亮,刺得她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罗卿卿转过身,对赵音萍道:“那孩子好吗?我想去看看她。”

  赵音萍听得出,瞿夫人是想让司令和京梅单独说说话。她于是带着罗卿卿走向东厢的屋子:“孩子跟我住一屋。”

  罗卿卿跟着赵音萍朝东边的小屋走去。秋风吹过,满院的蔓草萧然地发出一阵抖响的声音。赵音萍忽然停下脚步:“夫人,有些话我不能不跟您说。”

  罗卿卿静静地等着下文,几乎已经猜到赵音萍要说些什么。

  “谢谢司令和夫人,能让京梅回来。您们的好,京梅她心里都明白。她说,她对不起您和司令。我想您一定记得好多年前,您来过这儿。京梅说她……怀了司令的孩子。其实……其实她当时根本没有怀孕。那都是她编的慌,连我都被蒙在鼓里。直到昨天,京梅才跟我说了实话。她一定要我到府上把实情告诉您。没想到,今天您亲自来了。京梅实在做得不对,我实在……”

  罗卿卿打断赵音萍:“事情都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

  罗卿卿淡然的口气让赵音萍一愕,她不由打量了一眼瞿夫人。瞿夫人看起来依然年轻美丽,可是,已经绝不是十几年前那个天真的小姑娘了。

  走进东厢屋,罗卿卿看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正拿着蒲扇,扇着煎药的炉子。想来就是赵京梅的女儿。这个孩子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虽然赵京梅曾说孩子的父亲是瞿东山,但东风说赵京梅的话不足为信。所以,孩子生下来后,就送给赵音萍抚养。孩子也只随母亲姓了赵。

  “青梅,来。”赵音萍把孩子招呼过来,让她跟罗卿卿打招呼。青梅很懂礼貌的朝罗卿卿鞠了一躬,叫了声“夫人。”

  青梅上身穿着件月白色的棉布衫子,下面是条淡绿的中式百褶裙。一张小脸生得眉清目秀,乌溜溜的大辫子系着一根绿丝带。一阵风吹进来,带进来一些寒瑟的草叶子味,冲淡了些屋子里的药味。青梅转身继续去照顾炉子上的药锅。罗卿卿看着青梅瘦小的背影,忽然起了一阵恍惚。仿佛看到很多年以前,住在小庙厢房里的自己。

  “我看青梅的年纪也该上中学了。我想应该送她进平京女子中学。以后我还会资助她上大学。你觉得可好?”罗卿卿问赵音萍。

  出乎意料的是,赵音萍竟摇了摇头:“不烦劳夫人了。京梅说,她不希望这孩子念太多书。京梅说:女人世面见得太多,心就变高了。心太高,命就苦了。”

  听了这话,罗卿卿心中微微一震。她有千万种理由去维护女子读书的权利,可是,这一刻,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她看到屋中的墙脚摆着一个三叠层的朱漆木花架,架子上整齐地摆着几盆点霜葡萄。沉甸甸的葡萄果,晶莹欲滴,压弯了苍碧的枝条。她似乎以为,这些葡萄果都是鲜活的,在生活的快乐和忧伤里成熟,然后落进泥土里,滋养更生的力量,在来年的风雨里、再次经历快乐和忧伤的轮回……

  从料器铺里出来,瞿东风的脸色有些黯淡。他说想去一趟甘石榴的公馆。

  轿车缓缓驶进长长的老胡同。午后的清风不知从哪里送来一缕笛声,几声弦索。平京的老胡同一般都种两排树。临近马路的是一排槐树。靠近房子的,则是白杨。入秋了,胡同的道上掉下一地槐树的小叶,麻雀在树枝上蹦来跳去,不时啄一啄悬在枝上的一串串的槐豆角。而那些落下来的杨树叶子,则成了孩子们最好的玩具。几个孩子正聚在树下,捋掉叶片,用剩下的叶柄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