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逐利而动
  第36章逐利而动

  “爸,这次是意外,二哥他……”于佑嘉还想说点什么,被于洛鑫摆手制止了。

  “这件事是我处理的,他要是有点好歹就该明白我的意思。”于洛鑫看着于佑嘉,“不说这事了。我听说智诚目前催着你的公司跟横店集团签订合同?横店去看过了,你觉得如何?”

  不明白于洛鑫这么问的用意,于佑嘉据实以告,“大哥的确有这个打算,希望我们尽快与横店订立合同,拿出关于推广横店争取拍摄基地项目的公关宣传方案。横店作为影视基地来说,在国内属于发展得相当成熟完善的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只是,……”于佑嘉顿了一下,“横店是国内影视基地的排头兵,也是其他地区建立影城的模板,全国多处城市开始兴建影视基地,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横店集团的优势将日渐衰弱,而它本身的经营方式和理念也都是围绕着横店现有的规模和产业,没有推出具有自身特色和创新的东西。这是横店集团以后将长期面临的问题。短期来说,要想赢得《倾国》拍摄基地项目,依据《倾国》现有流出的剧本故事梗概和李泽仁导演一贯的风格,经过我们公司的考察和比较,排除投资方支持、景区资源分类模块清晰、配套设施完善等这类影片外因素,它能够符合李泽仁导演的审美,全方位展示在影片内的因素,并不乐观。当然,这是基于我们还没对皋平市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不能假定皋平市在影片外因素方面一定比横店做得好。”

  于洛鑫对于佑嘉的分析点头,露出欣赏的表情,“你提的问题可说是抓住了要害。不过,”他话锋一转,“这种问题,你觉得横店集团和投资方们清楚吗?”

  于佑嘉回答得既审慎又巧妙,“大哥早就知道这一点,我想,其他人也不会毫无所知。”

  “可是他们还是要选择横店。”于洛鑫陈述道,“你回到国内也好几年了,也该明白,在中国要做成一件事,除了台面上我们看得到的原因,背后别人看不到的因素也有很多,甚至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电影也是。一部电影大片要拍得成功,跟电影本身的质量高低越来越没多大关系。像智诚他们在乎的,不是横店是否适应电影所需要的风格,而是挂着李泽仁名头的历史大片,能够拍出来赚钱就好,风险和投资则越小越好。”

  于佑嘉不置可否,“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用什么来判定呢?票房?”

  “除了票房,只有票房。票房高了,海外的出口发行收入相对也会水涨船高,别看我们有的电影国内票房很一般,海外发行却不错,那还不是因为前面我们已经做出过高票房的电影了,不然谁理睬你呢?要是持续做那些没票房的电影,看着吧,很快我们的海外发行也会做得很惨。”于洛鑫强调。

  “这是您的观点?”

  “我知道你的意思,可如今,电视以收视率为硬标准,电影就只有票房。我们是生意人,是要赚钱的,是要有利润的,口碑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那,您的想法是……”于佑嘉以为自己明白了于洛鑫的用意,“让我照大哥的意思来办事?”

  于洛鑫微笑着摇头,“如果电影除了票房外还有其他的生财之道,那么我们就可以不用只盯着票房了。”

  于佑嘉猛然一惊,抬头看于洛鑫,眼里露出少见的迷茫。

  “你与皋平市政府的相关人员见过面没有?”于洛鑫淡淡问道。

  于佑嘉不清楚于洛鑫到底知道多少,不过身为《倾国》电影投资方之一的华悦公司董事长,又与李泽仁是知交故友,他消息渠道多,对这方面了解清楚倒也没什么奇怪。“没有。本来大概两周前,容玉说要介绍我与他们见面的,可他们临时又推脱掉了,……”说到这里,于佑嘉恍然,“莫非,李伯伯经皋平市的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