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韩安国的死灰复燃
  “老夫用六支箭就一连射落六个匈奴人,其余人纷纷拨转马头向北逃去。

  回来后,老夫自缚面圣,想以死谢罪,岂料陛下开恩,没有将臣治罪!”

  李广斟满一爵,眼里充满了感激,不自觉地吹起了牛。

  “什么没有治罪?廷尉府以父亲损兵折将、被匈奴所俘为由,丢了大汉朝的颜面,要判父亲的死罪。

  多亏灌世叔从蓝田庄园中拿了上好的玉,加上府中尚有千金的余财,才使祖父免去死罪,最后还是被陛下贬为庶人!”

  李椒只管自己说得痛快,未曾注意到李敢和灌强的眼色,及至觉得自己失言时,发现李广已怒不可遏了。

  这些他也猜到了,但为什么要说出来呢?这个不懂事的兔崽子!

  自己难道不痛心么?

  哎,都是自找的……

  他的自尊受到强烈的冲击,他只好狠狠地捶打着自己的胸膛以解郁闷,“你们为何要这样,老夫报效朝廷,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此次失利,老夫自知上对不住陛下,下对不住死难的陇西子弟,本就没有打算活着。

  原以为是陛下开了天恩,孰料却是你们用重金赎了老夫一条性命。

  与其这样,倒不如死在狱中还好些……我好恨啊……”

  李广连连顿足,叹息声弄得大家都不知所措,夫人们更是涕泪沾襟。

  李敢生气地看着李椒,无奈道:“都是你瞎说,看看……”

  韩安国明白,这样的场合只有自己出面,多加安慰,才能平复李将军的心火。

  他急忙上前抚慰道:“将军也不必指责他们,死还不易么?

  不劳刀斧,若愿一死了之,牢狱的墙壁就可以轻易结束性命。

  可这是将军希望的结果么?大丈夫当战死疆场,才不枉一生。”

  韩安国说着回忆了起来,“当初在睢阳时,在下因劝谏梁王而被投入牢狱,那时是何等的屈辱。

  最为可笑的是虎落平阳总要被犬欺,当时有一不长眼狱卒屡屡侮辱在下,在下就笑其目光短浅,仗势欺人,说死灰也会复燃!他却立即回道‘即溺之’。”

  李敢听到这里也是乐了,溺之不就是用尿滋灭的意思么?

  顿了顿,韩安国接着道:“没过多久,梁国内史空缺,朝廷想起了在下,觉得在下不是个废物,有那么点用,复拜在下为梁国内史,那狱卒听到后想逃跑。

  在下当然不会去对付一个愚人,只是威胁说,如果他不归来,在下将灭其宗族,后来他肉袒谢罪,在下便一笑了之,就没有怪罪他了。

  倘若当初在下图一时之意气而自裁,不愿忍辱偷生再图崛起,岂能有今日之语乎?”

  李广心里好受了一点,“话虽如此,可老夫这心结……”

  老爹还傲娇起来了……

  “其实灌强和李椒也说不上有错,将军久在边关,大概还不知道前两年朝廷府库渐减,入不敷出。张汤等谏言陛下下诏,可以以重金赎身,所以……”

  李广其实是知道的,但心里还是难受的,“别人怎么做,老夫管不着,可李家如此,让老夫颜面扫地。”

  韩安国耐心道:“将军言重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将军可知,自汉军班师后,匈奴又从渔阳犯境,杀我吏民,颇为嚣张,陛下大为震怒,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