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再回1班,再考燕大
  从办公室回到教室的时候,语文老师李沐已经坐在讲台上了。

  王盛魁向他确认了他父母也知晓同意,只是勉励了他一句“知耻而后勇”,就叫顾松先回教室。

  转班的事,王盛魁要向学校反馈,看1班和11班两个文科班的班主任哪个现在接收。

  坐回座位,李沐看着他,温和地点了一下头。

  在实验班的所有老师中,顾松最喜欢的是语文老师。

  不是三俗的喜欢!李沐学识渊博气质优雅,上课时普通话不仅标准,而且温婉无比一咏三轻叹。更重要的是,顾松的每一篇练笔,李沐都有点评,给了很多肯定,直接鼓励了顾松每周都比规定的练笔数量多交一两篇上去,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而后来的1班班主任程盛,教起语文来那就是另一种风格了,感情充沛大开大合,激动起来口水可以喷到第三排。

  一个是清照姐姐,一个是东坡大叔。

  走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顾松手指戳了戳前排的肖璐婷,问:“有没有信纸?”

  顾松记得她应该是不缺清新上档次的信纸的,作为一个情怀girl她当年用精美的信纸抄了厚厚的一本朦胧诗还有歌词。

  肖璐婷偷偷递过几张纸来,顾松拿出笔,在上面写起来。

  “李老师:我决定去读文科了……”偷偷瞄着的代祥吃了一惊,一时看一下顾松,一时看他继续写些什么。

  读档前,顾松没有写过这封信。但现在,他觉得应该给几位老师都写一写。

  这个班是一个很不容易的班。在顾松的记忆里,这个班最后只剩下了48人,有转去县中读的,有转到一中普通理科班的,还有转到文科班的。最令人惋惜的,还有一位同学因为压力过大,精神轻度分裂。

  三十多岁中年心灵的顾松,后来视这一段高压生活为人生财富。实验班的老师们,也从没经历过1年要教3年的课,他们至少是尽职尽责的。后来顾松这一届,燕大华清人数也确实破了10。

  孰是孰非无法论清,师生一场,顾松要给自己画一个有仪式的句号,也是一个正式的新开始。

  早自习结束的时候,顾松已经写好了几封信。他把给李沐的信纸叠好,往讲台走去。代祥追在身后,问:“你真要去读文科啊?”

  声音不低,身边的同学都听到了。

  顾松只是点点头,算是回答了代祥,脚步不停,径直走在李沐身前,鞠了一个躬把信递给她,说:“李老师,谢谢您的教导。”

  李沐并没有多问,昨天老师之间已经有了一些猜测。不管是转学还是转班,顾松要离开实验班的几率不小。她对这个一直坚持高标准写练笔的学生还是有一些好感的,温和地说了一句:“不管去哪,再要更努力了,相信你会有好未来。”

  “谢谢老师。”顾松点点头,看见王盛魁在门口朝他招手。

  他走进办公室,只有王盛魁一个人在。点燃一根烟,王盛魁说:“实验班出去的,终归都是好苗子。听说你想去读文科,两个班都想要,你怎么想?”

  顾松想起程盛咧嘴笑的样子,说:“我想好了,就去1班。”

  “好,定下了,就把路走好。你过去前,去1班旁边小办公室找一下他,听他安排。”王盛魁吐了一口烟,心里也有些感慨。

  他感慨的是,刚过1年,实验班已经走了6个了,也不知道这种教法是好是坏。

  顾松说:“我等下就去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