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冰与火之旅
emsp; 熊吃着嫩草,树皮为主的素食,忍耐到四月,这时就会有大马哈鱼前赴后继从海中逆流而上,回到淡水河中产卵。

  这些洄游的大马哈鱼变成熊菜单上最重要的食物。它们必须赶快吃,尽量吃,才能在下一个冬天到来之前积累足够的脂肪,不然,冬眠就会变成长眠。

  所以,只有在熊沉睡的冬季,这个山谷才是安全的。

  何田并不是要去温泉山谷玩,这里只是她的必经之路。

  她要去的,是喷发着浓烟和火焰的火山附近。

  那里有天然的硫磺。

  硫磺是制作弹-药必不可少的原料。不能自己制作弹-药的猎人,在这个时代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过了近百年,即使有些城市的人幸运地拿到了大严寒到来之前的工业制作的子弹,到这时也消耗殆尽了。

  只有一两个最大的城市才能做到工业化的子弹生产。这些城市当然不会慷慨地把子弹卖给其他人。当然,仍然能从黑市上买到这些制作jīng良的子弹和武器,但价格十分昂贵。

  所以,大多数人用的是自制的铅弹和自制做的弹丸。铅的熔点很低,只要有模具,在家中完成自制并不太难。但是弹药的制作就危险得多。

  在森林中,每家人的弹药配方和制作方法都是保密的。

  威力qiáng大的弹药在生死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很多人选择从商人那里购买制造武器的硫磺和硝,认为这些在大城市制造出的化学品更加纯净,有效。

  但是何田家一直都是坚持自制。

  这种坚持是有原因的——这附近,她家的铅弹公认威力最大。

  这个秘方就在于硫磺。

  取硫磺毫无疑问是一趟危险之旅。

  沿着冒着毒烟和随时会喷发岩浆的火山向上爬,寻找天然硫磺,当然很危险,可来到火山之前,也一样危险。如果遇到一头从冬眠中醒来的熊,那可能就没机会被毒烟熏死或者被喷出的岩浆烫死了。

  不过,何田必须去。

  取硫磺之旅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制作防毒面具。

  易弦的脸型和nǎinǎi的差距太大,旧面具和眼镜没法改造,何田又给她新做了一幅。

  何田从放柴火的窝棚里拿了一根竹子,选取有竹节的地方,锯下来十厘米长的一截,锉平边缘,在竹节的截面上均匀地钻上四圈小洞。

  接下来,剪一块比竹筒稍大一圈的棉布,在肥皂液里浸泡过,晾干,塞进竹筒中,让它和竹筒的截面紧密贴合。

  然后,把敲碎成小颗粒的炭块、干燥的锯末还有棉絮填进竹筒。

  这个竹筒,现在就做成了防毒面具最重要的部分——放在口鼻上的过滤器。

  炭块、锯末、棉絮等过滤物会把有毒的烟雾过滤掉。

  在竹筒做的过滤器上还要加上保护脸部的面罩。这个制作过程相对简单许多。

  选一块弹性好的皮子——这块皮子不需要太大,也不需要皮质太好,反正是用过一次就要丢弃的,所以何田通常会用松鼠皮来做。

  按照脸型剪好皮子,在中间剪一个比竹筒略小的洞,把竹筒塞进去,皮子和竹筒的接缝用鱼皮和松脂混合熬成的胶粘合,晾干,确认密封,在这期间,可能要再补几次胶,然后再取一块棉布,剪成一致的大小形状,把皮子和棉布缝在一起,留一条开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