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炒面茶汤
从北向南奔流,何田家住在河水西岸,她家现有的木屋坐北朝南,门窗都对着南面,田地菜地在靠近河边的山坡上,在田地和木屋之间,散落分布着几个窝棚。一条曲折的山涧在木屋以南二十几米远的地方,山涧沿着山势由西北方斜斜奔向东南,一路流下山,与山下的河水汇集。山涧另一面,和屋子呈一条直线的地方,有一个水池,仔细看,是人工开凿出的,水池是个不规则的圆形,东南角是一个新建的鸭舍,鸭舍外面一圈用竹竿拦住,jī、鸭、兔、羊全都在那片树林里自由散步。

  而要新建的屋子,就在现在木屋的正东北角,紧邻着东面的墙,新旧屋子有一大约两米的墙体是紧挨着的,之间由一个小格子相连,这个格子只有南面是完整的墙,其他三面全开了门,也就是说,格子西面,现有木屋的墙体,要锯开一个门。众人看到这里,不由转过头去看何田家的老木屋,果然,在圆木墙上用石灰画出了一个长方块,就是要在那里开门了。格子的东面,新木屋的墙体,也要留一个门。至于格子的北面的门,则通向一个画着火焰标志的小方块。

  “这是什么?”萨沙指着小火焰标志问。他帮村民建了不少夯土房子,羊圈窝棚,但是这样的模型,还真没见过。

  “是火灶。”易弦回答。

  这下三保和熊男也纳闷了,“怎么火灶放在屋子外面啊?”“原来木屋里不是有了个灶么?”

  易弦拿出一个皮面的本子,打开,里面是他画的各种图纸,他翻开地暖屋子的剖面图解释,“这个灶是用来烧地暖的。”

  一群人看了图,面面相觑,一面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要是建好了,屋子很暖和,一面又实在没把握,能建成么?他们连听说都没听说过,现在要建?

  不过,很快大家又恢复了信心,易弦说的这一切,他全都做成了木雕小模型,包括他们现在所坐的小草棚子,都在木板上了,他把木屋的房顶拆开,里面有楼层,龙骨,房梁,隔断墙,楼梯,全都拆掉后,地板也能打开,原来木板这一块掏空了,镶嵌着小木片做的模型,所谓的地暖是个折尺形的烟道,下面挖成一个有倾斜角度的通道,和木屋外的灶连着,烧起火,热气就会顺着地道到达烟道,把整个房子的地板暖热。

  到这儿,还不是最让人惊讶的部分。

  熊男自己建过木屋,看到易弦做的模型和图纸,就发愁了,“大兄弟,你这方案不错,可是,今年恐怕没法完工啊。还有,刚才我们帮萨沙卸木材的时候,我看了下,你们准备的木头可能得缺十四五根。要不,你考虑考虑,先建成一层的。等来年再加盖一层?”

  何田就给大家展示了他们做的榫卯标准件,还有怎么用这个盖墙面,里面填充什么材料。

  这让熊男又惊艳了一次,抱着几块标准件研究了好一会儿,又到木工工坊参观了一次,这才对着大家挥挥手,“赶紧开始吧!”

  因为准备充分,熊男、萨沙,三保还有察普兄弟都带来了自己平时使用的趁手工具,易弦和何田昨天晚上就把十几根竹竿chā在地里,挂上线绳,划分出了要开挖地基的地方,易弦解释好怎么挖,熊男极自觉地就开始扮演工头的角sè,带着所有人一起吭吭吭挖土的挖土,运泥的运泥。

  何田还拿出她早早做好的劳动手套,藤条编的安全靴,安全帽暂时还用不着,不过,几位帮工对这些辅助工具还挺满意的。

  工作的进度非常快。

  下午一点钟,竹竿和线绳围起来的地方已经挖出了一块长方形的深坑,放置火灶和烟囱的深坑也初具雏形了,要放入地基的四边深沟也挖好了两条,沟两侧和底部也都夯实了。熊男和萨沙体型最高大,就自觉地担起夯土的木桩,两人喊着号子,一下一下砸下木桩,把挖出的深坑给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