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锦英
  第十四章 锦英

  轻柳也在一旁跟着谢恩,心里却忍不住吐槽:夫人真是深谋远虑,根据大康朝的律法规定,凡是有功名者,其至亲不得为奴。林安然只要考中秀才,韩氏就是不想放人也不行的。

  韩氏赏了林安然一对笔锭如意的金锞子,又赏了他一方上等的砚台并两部新书,便让他退下了。

  轻柳将他送到角门上,说:“虽然夫人那样说了,你也不必太在意,只平常心对待就好了。我也没料到你要来,给你做了双鞋子才纳了一半。等你考完了,再过来一趟,我还有些东西给你。”说完又拿了一个荷包给他:“出门在外的,万不要太过简省,这些你拿着。”

  安然待要推辞,轻柳笑着说:“些许的零花钱姐姐还是给得起的。”安然推辞不过方接了。

  送走弟弟后,轻柳便回到屋里,将安然带来的包袱打开。只见里面有一件茜红sè的斜襟比甲并一条嫣红sè的撒花裙与一双绣花鞋。轻柳试了一下,这衣物鞋子自己穿上也是正好合身。

  林母和林安然都对她不错,不过是因着原主是她们的亲人,她既然替原主受了这份亲情,自然也要有恩报恩才是。

  衣物虽然是上好的棉布衣裳,但是在这府里是穿不得的,连三等丫鬟都是满身绫罗的,她要是穿成这样,还不定会被传成什么呢。

  轻柳将衣物收好,打开自己的衣料箱子,从里面选出一块石青sè带竹纹的缭绫缎子,按林安然的身量裁减了一件直裰出来。这衣料本身带着暗纹,倒不用再费心绣什么花,轻柳用一块青碧sè的织锦缎子镶了一道宽边,她的手速极快,到傍晚时分,一件衣服已经缝制好了。

  幸好方心素还没回来,她不用在姑娘身边伺候,便腾出功夫来又给林母做了一身衣裙,给母子两人各做了一双鞋子。

  她估摸着安然也该考完了,便嘱咐了角门上的婆子,安然一来就告诉她一声,那婆子连忙应下了。

  林安然没来,方心素却是回来了,带着一堆的赏赐之物,由慈宁宫的总管刘公公亲自送了回来。一同来的,还有一位姑姑、两位嬷嬷、两名大宫女、两名小宫女。

  刘公公对韩氏说:“太后说了,县主有了封诰以后自当会与皇家宗室多有往来,身边有熟识皇家事务的下人伺候较好。按制,县主当有四名教引嬷嬷、四名大宫女的,只是听县主对以前的丫鬟赞赏不止,便只赏了这几个。县主说了,住在侯府自在些,太后娘娘便让咱家将县主送回来了,以后县主就有劳侯夫人多多费心了。”

  韩氏恭谨的听了,连忙笑着道:“请公公代为转告太后娘娘,臣妾自当悉心照顾县主。”

  除了给方心素的东西,刘公公还带来了太后给韩氏和沈恬等人的赏赐。都是些绸缎、宫扇、珠串等物。东西谈不上多么名贵,但毕竟是太后所赐,是难得的体面。

  众姐妹听闻方心素回来了,都来看她,算起来也有十几日不见了,大家围成一圈叽叽喳喳的问她一些宫里的见闻。

  方心素纵使送来冷静自持,在宫里提心掉胆的过了这许多天,乍然回到熟悉的地方,又见到一干姐妹们,也是无限欢喜。将带回来的宫花、玛瑙珠串等物一一分送给诸人,就连伺候的丫鬟们也都得了许多。

  姑娘们在那里闲述别情,轻柳就没这么悠闲了。她回到滴翠斋里,带着几个丫鬟婆子忙不迭的收拾屋子呢。跟着方心素来的那些宫人可不得好生招待着?

  好在滴翠斋面积不小,房间也不算少了,以方心素原先的排场是尽够了。但是一下子多了这七八个人,这房子就有些紧张了。好在滴翠斋左边连着一个菱花堂,里面因只有小小的三间正房和两间西厢房,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