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不但要中,还得拿个好名次
r />   弘治末年,在南美洲白银和日本的铜没有大量输入中国以前,铜钱的购买力很qiáng。

  三十文钱足够普通的四口之家吃两天了,少爷一开口就要这么多钱让小蝶心中很是奇怪。

  “买书。”听到小丫头问,苏木随意地扬了扬手头的新书。

  小蝶眨巴着眼睛又问:“少爷,老爷生前给你留了一屋子书,你都没怎么看过,反花钱出去买?”在她看来,书就书,世界上的书都是一样,看哪本不是看。

  苏木一笑,指着封面上的一行字说:“这书和其他书却不一样,你自己看。”

  小蝶不满地看了苏木一眼:“少爷,我可不识字。”

  “呵呵,我倒是忘记了。”苏木解释说:“这书是上一期北直隶乡试的优秀范文jīng选,保定府不是马上就要举行童子试了吗,所以才卖这么贵。”

  小蝶:“少爷啊,不是我说你,你又不参加科举,花钱买这种没用的书做什么?”

  苏木:“谁说我不参加科举,你忘记了,那天我去县衙除了将将六十亩地寄到县学,还顺便报考了今天清苑县的县试,明天一大早就要开考了。对了,小蝶,记得卯时以前叫我起床。”

  “你……参加县试?”小蝶张大嘴巴,半天才道:“少爷,你不是又犯病了吧?老爷生前虽然教你读了十几年书,可你连字都认不全,更别说进考场作八股文章了。”

  她虽然不识字,可苏家本是书香门第,祖上出过几个官,苏木的父亲又是有名的才子,科举场上的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

  “八股文章嘛,其实也很简单的。”苏木道:“八股文是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有固定格式。“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比如上期北直隶乡试考卷这篇文章。”

  苏木指着那篇《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解释道:“作者是这么破题的,君子忧道不忧贫,乐亦在曲肱而枕中。虽然不够jīng练,可意思却是对的……承题部分的盖贤者之忧乐,节用御欲,然自颜子始,鲜有以俭德辟难。不是太好,若我来作,应该是……恩,小蝶你等下替我磨墨,我就用这题试试手。算了,这是大题,太复杂,我还是选个小题热身吧……”

  前世他和导师本就是研究这个的,虽然还不能像古人那样提笔就有,可基本的鉴赏力还是有的。

  一提到自己的专业,苏木就来了兴趣,也忘记了小蝶本就是个文盲,滔滔不绝地说了大约十来分钟,正说得满意,突然间就听到一阵低低的哭泣声。

  苏木停了下来,愕然看着正在不住揉眼睛的小蝶:“怎么了?”

  小蝶:“少爷你的呆病果然都好了,连文章都会作了。”

  苏木:“我的病是全好了呀,这是大好事,你又哭什么,再说,作篇文章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你真要参加明日的县试?”

  “是要参加,都报了名,不去不太好吧?”苏木一想到明日凌晨三四点钟就要起床,心中没由来地一阵痛恨。可那天yīn差阳错地报了名,又是当着韶先生的面。如果不去,也不知道韶泰会怎么看自己。

  说好去他那里读书受教,一转眼三天过去了,也不知道那老头子气成什么样子?

  韶先生虽然没有官身,可好歹也是本地文化名流。可以想预见,在未来的几年中苏木都会生活在清苑县,自己已经拜了韶泰为师。报名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