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学生们】论宗老师和周老师谁更好及证
  陈熹微是宗芊意带的第二个学生,上头有个大师姐,但师姐第一年基本没怎么见到导师——导师生孩子去了,基本都是导师的爱人、同专业的周清筠教授在带。

  陈熹微刚升研一的时候,和师姐很是辩论了一番。师姐说周教授更负责,就算忙也会让博士师兄带她;陈熹微坚称宗老师人更好,周教授关照她纯粹是因为她是宗老师的开山大弟子。

  君不见,自己组里的博士师兄师姐全都是田头荒草,坚强地野蛮生长。

  她们是在学院的课题组办公室里讨论的,旁边的博士师兄师姐们对于自己被散漫放养的状态表示赞同。本校硕升博的那位师兄还表示,宗老师确实更负责且耐心——自己的硕士论文问过她好几个蠢蠢的小问题。

  等开学,宗芊意回归学校,大师姐才终于开始相信陈熹微的话:宗老师很好……好得有些过头了。

  她当初报考这个导师就是想着年轻教师会更h一点,可以督促自己做科研发论文。在第一年的正常研究生节奏之后,突然切换到梦想中的模式,还有点吃不消。

  新课题,读论文,写开题,做实验,跑数据,设模型,反复反复,得到理想结果也只是第一步,还有无尽的写论文改论文以及准备投稿改稿被拒稿。

  但是宗老师从来不是h学生的那种导师。她回复永远很快,甚至是一些奇怪的时间,但并没有咄咄逼人要你同样这个速度,经常反复强调劳逸结合该休息就休息……听起来很美好对不对?但工作效率也被她带得奇高,这种情况下很难划水,一旦项目进展不够快,就能很明显地认识到是自己的(智商)问题……

  研二没什么课,大师姐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高效工作,周末休息,这一年竟也顺利完成了两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并且有不错的论文见刊。虽然是在研一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但考虑到论文审稿期通常很长,这还是非常可观的速度了。

  再加上导师看起来冷淡但其实人美心善,确实和博士师兄说的一模一样,那种坚定地知道会有人领路的踏实安定感,使得在她名下读研都有点享受。

  ……而且cp很好嗑,她几乎把bbs那个两千多层楼的cp帖翻完了。更别提周教授这几年发的几乎每篇能写致谢的论文都会提到宗老师,微信名前不久也改成了对仗的【竹筠又清】,总之就是糖分超标。

  甚至有点想留下读博,但宗老师只是硕导,读博就得投靠周教授。大师姐观察了几天他和博士学生的相处方式,又采访了博士师兄,打消了念头。

  ……可恶,小师妹说的竟然是对的。

  陈熹微和有志继续读博的师姐不同,她只想顺利读个研,在相关领域的工业界找个高薪工作。

  宗芊意收学生之前都会很认真和他们先说清楚自己的工作风格,等进了组再一对一地深聊一次,了解他们的学业规划和未来打算,再有针对性地选择不一样的教导方式。

  是以,陈熹微没有师姐那么多科研任务,导师很支持她找些相关实习。只要研一成绩还不错,科研工作能确保够毕业,宗老师不介意帮她写实习的推荐信,给她牵线适合的实习岗位,甚至资源不够的话就从周教授那里薅,反正他和工业界接触更深。

  ……就是说,又嗑到了。

  陈熹微研一暑假没有留校做研究,入职了家不错的医药公司研发部。正是茶歇时间,她快乐地拍了新公司提供的下午茶,发给还在学校的师姐。

  师姐先是回了“恶虎咆哮”表情包,又发了几张明显是偷拍的照片。

  ……上面是一只看起来就软软好捏的人类幼崽。

  穿着白色的背带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