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第九十九章 考察团
��,也高兴道:“我在养伤时,一直念着皇上呢。”

  康熙似笑非笑道:“是么?我还以为你都忘了朕了。”

  韦小宝一听这话,吓得大汗淋漓,觉得康熙越来越看不透了,连忙道:“不敢,不敢,想着我伤就算了,可千万不能让皇上和太后受一丁点伤。”

  康熙笑了,拍了拍韦小宝的肩膀道:“亏得你还念着朕和太后。好,就为你这份心意,你想要什么赏?”

  韦小宝见康熙笑了,才把心放下,道:“皇上和太后身体健康,就是对我最大的赏赐。”心里却想到:如果能把师傅赏给自己就好了。

  康熙看了韦小宝一眼,想到:韦小宝始终是向着自己的。叹气道:“小桂子,你不在朝中的一个月,可是错过了很多事,以后你可要多陪陪朕。”

  韦小宝点了点头,也觉得这皇帝太劳累了,关心地问道:“那老乌龟死了没有?”

  康熙道:“没死,不过离死也不远了。”

  韦小宝道:“这就叫做老王八逃不出皇上的手指。”

  “哈哈哈”康熙笑道:“说的好,这个老不死的老王八。”

  韦小宝又和康熙说了几句,便开始忙碌了,他发现自己又多了几个头衔,手头上的事突然全堆在一起,原来还井井有条的规矩,突然变得乱糟糟起来,那些原本做惯事情的宫女太监侍卫突然变得傻乎乎,什么都要自己安排。

  韦小宝只好亲自去安排,忙完了才发现天色渐暗。想要赶去沈府,却又被康熙叫去伺候。

  等韦小宝把手头的事情理顺了,又罚了几个装傻的太监,又被安排做起其他事情来。一个月里,就抽空回去沈府了四次。

  这时,考察团也回到了京城。

  康熙便骂道:“怎么一个月就回来了?”赈灾的时间不应该这么短。

  钦差大臣道:“禀告皇上,事情都忙完了,款项也都拨下去了。”

  康熙很想问问,那为何往常赈灾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可是看着几位明显瘦了十几斤的臣子,决定还是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老头虽然瘦了黑了,但是很精神,这是他们考察团全部的精神面貌。钦差大臣把整理好的折子全部呈给康熙,道:“汉人自强会做事很有效率,每天的任务细化到事,每个人都有要做的事,开会从不说废话,只说今天做完的和明天计划做的,定了计划就立即行动。而且他们体系很全面,关系网遍布大江南北,想要南方的粮食,下了订单后在南方的人立马就送过来。”

  康熙看着手里的折子,心里越来越震惊。

  “老臣以为,他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前期准备的很充分,计划得很全面,怎么把钱用到最该用的地方?怎么让十万两银子发挥出二十万两的效果?怎么让灾民得到最实际帮助?天气怎么样?灾民的情绪怎么样?城里的商户有没有屯粮?怎么让商户把粮卖给我们?怎样买粮才是最便宜的?等等之类的问题都在他们的考虑之中。”老头还在一板一眼的说道。

  康熙明显地发现,钦差大臣说话跟原来真的有很大不同,原来他总喜欢说话一半藏一半,时不时就说几句皇上英明的口头禅,此时却是决然不同的感觉,语言中也变得更通俗了。

  康熙当然也看到了折子中,谢安批评老头话说就像没说一样,这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如果没有要表达的意见就可以不发言,突然很想笑。接着又有种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感觉,虽然这样的方法的很生硬,很没有技术,很没有内涵,但是的确能提高效率。

  康熙又一个一个问了考察团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