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混个编剧兼制片
照华森的水平和资历,他完全可以在彩虹电影公司当一个导演,可是他缺选择了独立制片。虽然彩虹电影公司资助了一部分拍摄费用,但是更大的费用空洞需要他去想办法。华森的拍摄风格还是受到了彩虹电影的影响,清新的艺术电影风格。这也就是为什么顾辰愿意和华森合作拍摄一部属于这个时空版本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华导演不要误会我,我不是来和你争夺影片主导权的。您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拥有最后的剪辑权,这是一定的。我之所以选择您的作品,是因为您的作品让我想起了我以前随手涂鸦的一个故事。我发现将您的故事和我的故事糅合之后,居然有了一个更加有趣的故事。——我将这个新故事写下来了,不如华导演先看看如何?”

  华森接过了剧本,他对顾辰的解释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翻看了顾辰给自己的剧本,翻了一页之后,他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了。相较于自己的版本,顾辰提供的故事更加完备。从高中延续到大学,再到毕业工作,整个故事的时间长度就有了保证;而且除了男女主角之外,配角的描写也非常出色;故事里原本是依靠淡淡的少年少女的暧昧来维系故事发展,但是在这个剧本里,还有友谊,还有怅然若失,还有对自己青春的深深悼念……华森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还未满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不由得想起彩虹电影一位资深前辈黎湘漓的一句名言,拍电影这种事情有时还是要看天赋的。很显然,这个叫顾辰的人很具有天赋。他能够将剧本的情感描写得如此生动,更重要的是他制造了一个很明显的消费点。这部电影显然是为了那些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男男女女们一个凭吊自己青春的地方,同时也为年轻男女提供一个约会看电影的故事。虽然文艺片导演总是嘲笑商业片导演是为了煽情而煽情,可是这个剧本不仅没有煽情,所有的情感都仿佛流水一般汩汩地流出来,那么自然。可是它却在不经意间就能触碰到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让人内心积累的情感因此被催发出来。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有它针对的观影群体,也就意味着有了一定的票房保证。对于华森来说,这不仅是一部赚钱的电影,甚至有可能是能让他问鼎最佳新人导演乃至最佳导演的机会。

  “我喜欢这个故事。”华森抬起了头,“我希望我能够拍摄这个剧本。——不过,小辰,你要知道我的电影没有太多的资金,虽然你这个剧本依然是青春校园电影,可是已经彻底超出了我的预算。”

  “华导演,‘行百里路者半九十’的道理我们都清楚。我们既然都是有企图心的人,那么我们就要做到最完美。如果资金有困难的话,我可以来担任一部分制片人的工作。——华导演,你放心,我不会干涉你的工作,我只是为了完成这个电影。”

  华森想了想,最后笑着道:“好吧,多个人也算多个资金渠道。——对了,小辰,我听说你也能制作唱片。这样吧,这部电影的配乐就交给你了,也算节省资金吧。”

  “这个没问题,但是在商言商,既然我免费制作ost(原声带),那么这张唱片的发行工作就交给我了。所得利润,我和电影制片方四六分成,我六,制片方四。”

  华森心想这张原声带既然是顾辰制作的,那么他拿大头也是应该的。不过他随后笑骂道:“好你个小辰,这个制片方不也包括你么?最后分成你都拿了八成去了。”

  “我的华导演,你以为我制作唱片不需要成本啊。”

  “没关系,横竖我只在乎我能拍出好电影就成。”华森倒是不在意这些周边的归属,“我会尽快将预算和缺口告诉你,让我们争取在十月中旬开镜吧。”

  “一起努力!合作愉快,华导演!”

  “合作愉快!”

  和华森谈完之后,在回家的路上顾辰还是非常兴奋的。他没有想到他在电影界的起步会那么高,主角编剧和制片人。顾辰感觉的出来,华森一定可以拍摄出一部完美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