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更新
  沈家大哥其实想上军校,后来听兰欣说军校管得严,不能经常跟媳妇见面,才罢了心思。

  兰欣毕竟从这个时代经历过一回,她知道最多,就把各种情况跟哥嫂说了说,比如报什么专业,以后有什么好处。

  兰欣知道,这一届考上大学的人,再过二三十年,就成了国家的中流砥柱。做官的人,将来能主政一方,规划着国家的发展;从商的人,将来能开公司办工厂,振兴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从师的人,开课授徒,发展学术,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时代造就了这一代人,这些人开创了新的未来。

  当然,这些她都是打着老师的旗号说的,二哥问她怎么知道这么多,兰欣就说是高中老师告诉她这些情况。

  兰欣建议大哥上中国人民大学,读法律系,以后出来在机关单位工作,也算是“铁饭碗”了。二哥就读xx军事院校,渡过金的军人以后军衔好升。嫂子上xx师范大学中文系,将来做个语文老师就很好。虽说现在的人都看不起“臭老九”,可兰欣知道,以后教师的工资假期,相比其他职业来说,很是不错,正适合居家女人做这份工作。

  兰欣也很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她分数高,有四百多分,就想报考b大。考虑到以后,她还是学了经济管理。以后肯定要经商,正好趁这个机会多学习,将来肯定能用得上。

  “大哥不上军校,我也不去了,我和兰欣一个学校得了。”沈二哥不太想上军校,觉得太受拘束。他本就是跳脱一点的性子,若是把他天天圈起来,指不定浑身难受呢。

  兰欣可是想让二哥上军校,就是想磨磨他那浮躁的性子。再说,以后军校多难考,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劝说是必须的,可以稍微带点技巧。

  “二哥,我听说军校管吃管穿管住,学费和生活费全包,一分钱都不用花。大哥要是上人大,虽然有三四十斤粮票补助,都不一定够他吃饭的,还得自家想办法。”兰欣循循诱导,可谓是煞费苦心,明面是为了给家里省钱,可她确实是为二哥着想。

  沈大哥也举棋不定,“要不我也上军校好了。要是咱们都去上学,家里应该挺紧张的。”

  “大哥,别,大城市里又不种地,肯定有赚钱的法子,

  兰欣的大嫂听说不花钱上大学,倒是有点意动。可她是结了婚的女人,当然得先为整个家考虑。两口子要是有一个上军校,就得忍受两地分居,像兰欣和她丈夫一样。这样想着,她压下了萌生的念头。其实沈大哥小两口感情挺不错,所以,他才先放弃了上军校的想法。

  兄妹几个都个四百多分,只有英语拉了点分数。兰欣的大嫂也将近四百分,这样的分数已经达到了他们报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他们家这样的,算是区里独一份了,自打考试成绩出来,知道人把兄妹几个传得神乎其神。都说他们脑瓜子好使,博闻强记。有人还打趣老沈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二哥,读军校出来就有军衔,比学兵哥当兵熬资历不知好多少倍,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多少人想上还没机会呢。你不想想,读军校的同学也是战友,以后能结交多少铁哥们,绝对能认识几个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好朋友。”兰欣调侃二哥,惹得大哥和嫂子笑得开怀。

  “还有,你在军校能练功夫,出来后身手绝对差不了,一人能撂倒大哥这样的十几个。”

  沈二哥确实喜交朋友。原来没事的时候,经常不着家,都是出去找一般大的发小玩。

  “兰欣,你大哥没这么窝囊吧……”沈大哥作委屈状。

  沈二哥一听能学功夫眼睛亮了,忙不迭点头说:“好妹子,你不用劝我了,二哥我就上军校了。像你说的,咱们凑在一个城市,平时也能相互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