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更新
么的就不要说了,就当陪我这个老婆子解闷了。”

  沈妈赶紧推辞,“大娘,看您说的,哪能白住您的房子呢,房前一定得给,多少你也得收下,要不我们就租别人的房子住了。”

  姨婆看沈妈坚持,只得点头同意。最后众人一番商议,比起别家收的房租少了一些,定好一个月两块钱。

  姨婆他们看了房子。屋里的摆设干净整齐,都是一些老式的实木家具。一张木床靠墙放置,对面是衣橱,此外还有一张雕花方桌,两把老式的太师椅,桌下还有一张同色的木制小茶几,看得出主人是用心维护这些家具的。兰欣立马表了态:“姨婆,我们会仔细使用这些家具。”

  姨婆点点头,说:“其实没什么可收拾的,平时这屋没人住,我就每天擦擦桌椅,你们随时都能搬进来住。”

  沈妈抱着牛牛留下和姨婆说话,兰欣和蒋芸芸带着哥嫂去宿舍搬运行李。

  忙忙活活好一阵子,才把屋里安排好。

  兰欣很满意房子,一次□给姨婆一点的房租。姨婆把屋门和大门上的钥匙给了她。兰欣终于安排好了落脚地,此时才松了一口气。

  沈妈千里迢迢跑来给她看孩子,路上没少折腾,真是又受苦又受累的,可没有在家做做饭啥的自在。所以,兰欣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若不是为了自己,她妈也不会如此费心。虽说是自己的妈,可沈妈这番作为全是疼爱女儿的一片心意。兰欣寻思,回头好好给妈调理□子,再给她买身新衣服穿,怎么说都来到首都了,有时间就带妈出去逛逛,到时候回家,有人问起的话,也好有个话头。

  晚上,沈大哥兄弟住在他们租的那件房子。沈妈和牛牛还有兰欣的大嫂住在先前蒋芸芸住的那间。现在牛牛晚上喂一次牛奶就行,离了妈妈也不哭闹,到哪都睡得香甜,真是个幸福的小子。

  至于蒋芸芸和兰欣两个,他们吃完晚饭就被沈家兄弟送到学校去住。

  蒋芸芸干脆抱着被子跑到兰欣宿舍来睡觉,准备和兰欣来个秉烛夜谈。

  兰欣回来时,宿舍又住进两个人。一个是东北的大姐,叫张丽,今年都二十八了。她是一个中学的民办教师,看上去说话办事挺利落的一个人,扎着一条又长又粗的黑辫子,眼睛很大,高鼻梁,个子又苗条,也是个美人胚子,就是皮肤有点暗。

  还有个是在内蒙某牧区插队多年的知青,叫赵彩虹,今年二十四,未婚,是个清秀睿智的姑娘,她对生活充满热情,下乡的经历没有磨去她对生活的热情,反而让她露出内在的光华,就像被蒙尘的珍珠一样,早晚都有人会发现她的美好。

  另一个叫刘云,y省人,今年二十六岁,已经结婚了,只是还没有孩子。她脸上的表情就说不上多好,看上去竟然比张丽显得年龄还大些。兰欣觉得她平日生活一定很压抑,所以才露出愁闷的表情。

  几人先后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互相了解了一下。再加上蒋芸芸,五个人足够开个卧谈会了。

  张丽谈起她考前的一些辛酸经历:“我把儿子丢给公婆管,每月交给他们五块钱的伙食费。我和丈夫一起学习,因为我们白天上班,没多少时间学习,只能晚上熬夜背书。考文科就得死记硬背,那段时间背得我头都大了,做梦都能蹦出个英语单词,困了就用凉水洗洗脸。别提多难捱了。我和我丈夫互相提问问题,吃饭都讨论历史,哎,现在总算是熬出头了。”

  张丽的儿子今年六岁了,跟着她丈夫去住了男生宿舍。

  赵彩虹也讲了她可苦读史:“刚从收音机上得知高考的消息时,我高兴坏了。说实话,当时我都激动地流泪了。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下乡知青根本没课本,谁下乡还带着课本去啊。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