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战意
喜的。

  虽然,转瞬而逝。

  不行了,九铮觉得,自己只要想到那个人就住在距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内心就忍不住泛起一股恨意和恶心感——但是偏偏,他却什么都不能做。

  一定……一定有办法解决的。

  九铮想起自己终于可以恢复上朝之后,从阳帝的话语里传递出来的意思,默默地握紧了拳头——只要能让他离开这里,只要能让他不用面对那个人……

  ******

  霍安陵本来想着下朝之后就急匆匆回自己的将军府然后和自己的阿拾继续打情骂俏(……)蜜里调油(……)什么的——毕竟他虽然是将军,但上头有严远管着,政务什么的又有师卿帮他,所以他完全可以当甩手掌柜的。

  没错,虽然霍安陵在战场上靠着无数的人头让他站到了将军这个位置,但是面对古代的政治以及奏章格式内容什么的,还是两眼一抹黑的。

  所以,在很早以前,霍安陵就很有先见之明地将师卿从严信禹的墙脚那里挖过来了——反正只是单纯地用来当劳动力,他可没有拆散对方意思。

  霍安陵这人,虽然并不算笨,但是大概他本来就无无心于仕途,再加上他对于朝廷上的弯弯绕绕的确不得行——并不是每一个在穿越的人都可以在古代同样玩转无压力的——所以师卿就光荣地担任了他的军师一职。

  正是因为有了师卿这个壮劳力(……),所以霍安陵完全忘记了,其实他才是那个冲锋陷阵为国出力的将军来着……咳咳。

  在御书房候着的时候,凭着他比女人的第六感还要准的直觉,霍安陵觉得他的安逸日子又要暂时和自己挥手说再见了。

  果不其然。

  景国要继续对剩下的几个国家开战了。

  霍安陵不太明白政治,但是也知道这个适合并不是适合开战的时间——距离上一次战争,还没有过去一年呢。

  就算景国的恢复能力再强,也不够消耗的。

  再或者,景国足够再负担一场战争,但是对于这次战争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却不一定能够完全负荷得住啊。

  如果说上一次吞并了吴国和汉国并没有让清国有什么反应的话,那么接下来,无论景国对哪个国家开战,都绝对会引起清国的戒备——甚至,会让景国直接面对清国。

  这个时候的景国,绝对不能全身而退的。

  只是,霍安陵想得到的,在皇帝之位上坐了这么久的阳帝又怎么可能不会知道呢?

  所以,他不仅了解这样的情况,而且还做出了对策。

  ******

  清国的情况并不复杂。

  第一,清国不像其他五国那样对景国抱有很深的恩怨纠葛,血海深仇。

  自从几个国家势力互相牵扯勉强达到平衡之后,清国参与的战事仅仅只有十余次,大的战事不多,而且从未与景国直接见过手——至少在阳帝继位前两个皇帝,从来没有和清国闹过矛盾纠纷——虽然清国的人不善于打仗也是一个原因。

  第二,之所以清国的人不善于打仗,是因为他们不需要战争——清国很富,有鱼盐之利,人民安居乐业。所以清国的人并不愿意打仗。

  第三,清国靠海,远离其他五国纷争抢夺的区域,所以清国完全不需要打仗。

  第四,清国的国土面积不是方形的也不是圆形的,而是靠着海,沿着海岸线长长的拉起了一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