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来历
  等将小包子哄睡着了,沈王爷才起身来到书房,将奏折写好,吹干并且准备放到显眼的地方准备明天上朝时用之后,他才带着一丝只有他知道的忧虑和焦急对莫言说:“还没有来信吗?”

  信,自然是指霍安陵寄回来的信。

  一别五年,除了中途送回来小包子那次,两人五年间只能靠着信件传递。

  五年期间,每隔一个月霍安陵就会写一封信回来——每次读完了信,沈王爷都会信纸仔仔细细地按照原样折好,然后又将信纸用镇纸压住,等压平了之后收起来——光是沈王爷存起来的信件,就有很厚一沓了。

  可是,这次距离上次收到霍安陵的信差不多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了,迟迟没有消息让沈王爷内心焦虑不已——他最担心的就是霍安陵在战场上受了什么重伤。

  虽然他也知道自己就算知道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想到对方在一个人默默承受痛苦,沈王爷的心就闷闷发痛。

  要不是平日里还有个儿子需要他时时照顾的话,他怕是早就因为忧思过度而倒下了。

  ******

  小包子虽然叫霍乔年,但其实并不是霍安陵的亲生孩子,而是两年前被霍安陵捡回来的。

  在小包子出现之前,霍安陵所在的景**队正面临一场非常艰苦的战斗。

  陈国将军樊潇骁勇善战,差点将景**队逼退。为了不使景国处于劣势,大将军严远下令死命坚守,坚决不退,最后才堪堪将对方的反击控制住。饶是如此,景国也陷入了三面被陈**队包围的境地。

  此时景**队已经被陈国切断了与国内的联系,粮道也被损坏了很大部分,再加上大将军严远毕竟年纪大了,这次也受了重伤,陷入昏迷。

  所以,景**队想要有所动作的话,一来就是破釜沉舟地冲破樊潇的围攻,二来就是后退。

  严远受伤陷入昏迷,军队里能够有资格号令三军的就是霍安陵与严信禹了。

  严信禹认为应该选择后退——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个时候已经快要临近冬季,如果不及时给军队补给的话,那么会影响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

  但是,霍安陵完全不赞同这样的想法,他认为这个时候反而更应该进攻。

  正是因为军队的困境是最艰难的情况,此刻,除了鼓足勇气急速行动从而取得胜利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这个时候,行动迟缓就要失败,更不用说是军队撤退了——这势必要伤了军队士气。

  两人各执己见,相持不下。

  最后,还是霍安陵暂时占了上风。于是他立马吩咐下去,并且和已经转换了态度的严信禹商量如何将樊潇单独邀出来决斗。

  别的不说,就单打独斗杀人这方面,霍安陵自认为还是很少有人能够比他还强的。

  其实,霍安陵本来可以将樊潇暗杀了或者利用阴谋诡计陷害对方。但是,了解了对方生平之后,霍安陵罕见地产生了一种惺惺惜惺惺的感觉——所谓将军,自当战死战场才是他的荣耀。

  ******

  杀死了樊潇,陈**队就失去了领头之人,成了一盘散沙,很快就被霍安陵带领的那些上了战场就红了眼谁也不认的军士给冲开了。

  樊潇一死,景国势如破竹地攻占了陈国。

  本来,这个时候,清国应该感到危机并且有所动作的。但是,大概是太久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了,在九铮收买了清国的丞相和清国皇帝的宠妃以及皇帝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