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标新立异
  年过完了,日子仍旧在继续。

  1986年,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整整八年。

  这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都足够打一场抗日战争的了。

  可以说,我们改革所获的成就,是非同凡响的。

  尤其是民生方面的变化,老百姓几乎都是样样看在眼里,用亲身体会感受到一年一个样的。

  但却又因为这些变化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而无法一一历数。

  所以到了1986年,如果要给这一年贴上一个与众不同的标签。

  那恐怕就是由于这些改变达到了一定程度,最终由量变引发了质变。

  让这一年,成为自改革以来,个性化初露端倪的年代。

  是的,大多数人虽然还保留着追逐一致性的习惯。

  可已经有愈来愈多的“另类份子”不愿意随大流了。

  这些“异端”的个性需求,几乎与生活的选择增多,同步苏醒。

  他们不再愿意大众一起追时髦流行了。

  而是更愿意qiángtiáo个体的存在。

  不惜任何标新立异的方式把自己和大众分割开,给自己打上一个独特的符号。

  并以此宣告多元化的时代已经在这片一直以传统和保守为主基tiáo的国土拉开了序幕。

  毋庸置疑,最简单、最直接,来实现这一点的方式就是靠服装。

  就比如说,某位以一首用英文歌曲sometimes when we touch翻唱的无言,刚刚在内地歌坛小有名气的光头歌手“国庆”。

  虽然人还未到大红大紫的地步,但在着装上的个性却已堪称领军人物。

  这一年年初,光头“国庆”去永安里买的一件最合心意的衣服,是一超长的西装。

  穿在身上他得把袖子卷起来。

  而脚下的鞋穿得更是匪夷所思。

  左边黑的,右边红的,根本不是一sè。

  不用问,走街上回头率是特别高埃

  那西服袍子倒还罢了,关键是鞋的穿法太牛了。

  不少人看了,背后且够琢磨一阵的。

  都心说了,这哥们还挺会过的,买两双鞋这么穿。

  哪怕左脚坏了,右脚还能接着换呢。

  当然除了买衣服,人们在吃喝玩乐上的追求也是相似的情况。

  大体上来说,商店里的新品种和新品牌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儿童小零食和玩具新品种,是这段时间增加最猛的,也是最好卖的。

  “橡皮糖”、“萝卜丝”、“无花果”、“麦丽素”、“朱古力豆”、“雪梅”、绿sè小兵、大富翁、飞行棋,依次横空出世。

  孩子们的消费习惯,最先开始获得颠覆性改变。

  不再是一两块糖,一个气球就能容易打发掉的了。

  另外,大人们也没闲着,除了各种洗发水、香波、美容霜越来越多。

  忽然之间,街头巷尾就出现了一块钱一小时的露天台球案子。

  而且这种本属于西方高雅运动的娱乐,到了京城,转变成民间普及的大众娱乐方式。